美文|王凤华:一家三代人的书缘

一家三代人的书缘

□王凤华

据我们《王氏家谱》上记载,我们家祖籍燕京,后因逃避战乱到了到山东省夏津县与武城县搭界的村庄安家落户。祖上曾于明、清两代在朝中做文官,先祖王士嘉,入学读书后聪颖好学,幼时便吟出“浮屠何代建,峭拔入云端。绝顶登临处,摩挲星斗寒。”的佳句,后官至礼部右侍郎。父亲小时候听奶奶说,老辈儿人已算过卦了,说我们这一脉出人才。也许是暗示的作用,父亲天生酷爱读书,但那时由于家境困苦,吃了上顿没下顿,再加上重男轻女的思想,爷爷奶奶只能选择供父亲上学,比父亲小几岁的姑就和我的爷爷、奶奶在家干农活、挣工分,一家人省下口粮供父亲读书。父亲很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学习非常勤奋,成绩优异。

父亲白天去学校上学,晚上回到家想读书但点不起煤油灯,受古人“凿壁取光”的启示,每当秋高气爽的夜晚,在铮明的月亮天儿下,父亲拿个凳子坐在院子里,披一件夹袄,借着皎洁的月光读书,常常读得聚精会神,有时候公鸡打鸣儿了,一抬头才猛然发现天快亮了。下过大雪的冬天,地上一片厚厚的白,父亲每每见状很是欣喜,早早地从被窝里爬起来,穿上棉袄,围坐在被子里,靠在窗台前,借着被白雪映白的窗纸看书,如痴如醉。

功夫不负苦心人,父亲考上了师范学校。师范毕业后当了老师,和同样是老师的母亲成了家,开始了他们教书育人的生涯。父亲教语文,母亲教数学,我们家就住在学校里,家具很简陋,家里最富有摆放最多最显眼的就是书。我能记事儿的时候,就记得父母经常被调到不同的学校教书,我们搬了好多次家,拿不了的用品送给了当地的百姓,唯有那一摞摞又沉又重的书,一本不落地走到哪儿带到哪儿。

父亲一直保持着爱看书的习惯,无论春夏秋冬。记忆中父亲每天看书到很晚,常常是我们半夜醒来,发现父亲还在灯下看书。在我认字较多的时候,就记得他看的书有《巴黎圣母院》《基督山伯爵》《人间喜剧》等。父亲由于大量阅读,积累了丰富的文学知识,他上语文课时常常引经据典,妙趣横生,深受同学们的喜欢。父亲教的班级里,有很多同学写的作文,被登在了《中学生优秀作文选》上。

后来,父亲当了县第三中学的校长,我们才又回到离中学不远的老家乔庄居住。我记得父亲的办公室很简陋:一张桌子,一张椅子,一盏台灯,桌上是一摞一摞的书,唯一一个靠墙的书橱里满满的也是书籍和资料。墙角里有一台夏天驱热的台扇,一只冬天取暖的煤球炉,墙上挂着一张中国地图和一张世界地图,还有两副字:“宇宙容万物,大海纳百川”“荣辱不惊岂逐虚名伤实事,得失无意唯求热血献学子”。父亲也正像这幅字里说的,他一生为学校的教育废寝忘食、尽心尽力,为家乡教出很多优秀的学生,可谓桃李遍天下。我为父亲教学上和管理上的严谨、认真而感动。那时父亲和众多像父亲这样的老师们,都是在守着清贫谈富有,清贫的是物质,富有的是知识、是精神。他们兢兢业业、鞠躬尽瘁,为家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

那时父亲订阅了一些杂志,有《小说月报》《人民文学》《十月》等,这使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铁凝、王蒙、刘心武等作家。怕我读书耽误功课,父亲对我读书是有限制的。那时,我趁父亲不注意偷偷读他订阅的《小说月报》,我一边读,一边开始思索人生,也是在那时,我心里种下了一颗文学的种子。

我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有一天语文课,语文老师拿了两摞作文本,放在讲台上,生气地说,有好多同学的作文都是在应付,写的是流水账,千篇一律。他要从两摞作文本里各拿出一本读给同学们,不说名字,让同学们评价哪一篇写得好哪一篇写得差。我开始忐忑不安,由于上一堂课我请了假别人忘了告诉我写作文的事儿,当课代表来收作文时我慌了,来不及打草稿急匆匆写了一篇交上了。我低下头,不敢看老师,内心祈求千万别是我。老师开始读了,天哪,正是我的那篇!我的脸火辣辣的,老师读第二篇时我什么也没听进去,脑袋一片空白。他读完问同学们哪一篇写得好?同学们齐刷刷地回答:第一篇!我的心情像是做过山车!多亏平时读书的积累让我得以临时发挥,也感谢老师用这种方式激励了我,让我从此更加热爱写作。

我读的第一本书是《高玉宝》,当时我如饥似渴,看到动情处眼泪就止不住,随着书中的情节,我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我“藏”在东房屋里,中午饿了就吃早晨准备下的馒头和咸菜,一天没出屋。天擦黑儿的时候那本书就看完了,走出东房屋,我的心情很沉重,百感交集,非常珍惜没有战争没有饥饿清贫却幸福的生活。后来我读了路遥的《人生》,主人公高加林的一生,让我明白做人要懂得珍惜,人生的路要好好走,尤其是最关键的那几步;我读了周克芹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烟雾迷蒙的四川偏僻山村葫芦坝,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一家,在时代背景下爱恨交集的故事,那时我懵懵懂懂地揣测、体味着许茂四女儿许秀云的爱情。后来,我又看了好多书,我看到了我视野之外的世界。

再后来我考上了电力学校,毕业后被分到德州发电厂工作。业余时间,我除了读书,就是在许多文学刊物和《德州日报》《德州晚报》等当地媒体上发表文章,并有幸加入了中国电力作家协会、山东省散文学会、德州市作家协会。

如今,家里两个书橱满满的都是书,王安忆、贾平凹、池莉、刘震云等著名作家的文集,我还订阅了电子版的《慈怀读书会》《百草园书店》等,读书的爱好一直引领着我,激励着我,鼓舞着我。

父亲一生读书的习惯影响着我。

我也影响着我的儿子。

开始儿子不太喜欢读书,一是进入初、高中后他们学习紧张,没有太多时间读课外书。再就是他们这些九零后伴随着电子产品长大, 业余时间大多依赖电脑和手机。假期里,在我的“逼迫”之下,儿子离开电脑,放下手机,读起了他的第一本书《瓦尔登湖》。父亲也鼓励孩子多读书,多读经典,父亲说读一本好书,就等于和一位高人交谈。教了一辈子书的父亲希望孩子内外兼修、德才并重,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

2016年儿子考上了上海外国语大学。进入大学后,儿子更加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他秉承上外“格高志远、学贯中外”的校训,除了完成好学业,其余时间大都在图书馆里度过。他除了阅读国内的传统名著,还阅读国外的经典作品。随着英语词汇量的增加和积累,儿子尝试着进行全英文阅读,阅读未经翻译的原著,体会那种原版原汁原味儿,吸取更多更广更博大的文化营养。

如今,父亲老了,戴上老花镜还要再拿着放大镜才能看清书上的字,但他依然爱看书。人到中年的我也一如父亲,用读书提升自己的内在,更关注自己的心灵营养。闲暇时我会踏进书店,去闻一闻纸张的香气,翻看那些有生命的文字,享受与纸上油墨文字对视、交流的惬意。      

读书,影响了我们家一代又一代人。在过去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是读书,是知识,改变了父母的命运;父母用自己学到的知识为家乡的教育事业辛勤耕耘一生,也改变了他们所教的学生的命运;读书,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的心灵更富有,就像铁凝说的“文学是灯”,是文学的灯光照亮了我的内心,我的梦;读书,给儿子插上希望的翅膀,让他看到更高更远更广阔的天地。

愿书香,一代一代传家远……

作者简介

王凤华,女,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德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有多篇文字发表于《当代散文》《天津日报》《德州日报》《德州晚报》《潍坊晚报》《山东诗歌》《山东散文》《齐鲁文学》《中国华能》《鲁北文学》等报刊及公众号平台。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朱代军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