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党代会,建功新时代 | 德州市委市直机关工委:“提升五力”推进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

德州市委高度重视机关党建,市委常委会、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等每年都听取机关党建工作情况汇报,连续三年召开全市党务工作会议,就机关党建等工作进行部署安排,推动了全市机关党的建设工作高质量发展。

促学领学

提升政治机关引领力

近年来,市直机关工委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工作首位,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持续强化理论武装和思想教育,擦亮政治机关的鲜亮底色。

推进以“读”促学。在全市机关部署开展“我来读原著”诵读活动,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著作作为诵读主要内容,成立德州市旗帜诵读团,走进机关、社区、企业、校园,诵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等,受教育面10万多人次。

推进以“讲”促学。举办“德州机关大讲堂”29期,邀请中央党校、党史文献研究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专家教授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内容作辅导报告。各单位开展“机关讲堂”500多期。

推进以“考”促学。每月围绕党史知识、党内法规条例等机关党员应知应会知识,在“德州机关建设”公众号开展“每月一考”,对各单位参赛情况进行通报,各单位参学率达到80%以上。

1月26日,市直机关工委表扬通报100名2021年度全市机关“青年学习标兵”,为机关青年理论学习树立了榜样。目前,市直机关已建立青年理论学习小组103个,进一步推动机关青年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开展德州市机关党员缅怀革命烈士主题纪念活动、“勿忘,不忘!”国家公祭日悼念活动,举办“迎国庆、学英模、作表率”红色故事分享会。推进宪法进机关,组织各部门单位开展宪法宣誓,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机关依宪依法依规履职。

加强宣传引导。及时跟进宣传市直机关党建特色亮点,在《旗帜》杂志,《大众日报》,人民网、大众网,省机关建设网站、刊物等中央、省级媒体刊登文稿200多篇。市直机关工委荣获全国党建研究会优秀成果征集三等奖、全省机关党建调研成果和优秀创新案例一等奖。“德州机关大讲堂”“乐享党建”“忠诚哨上党旗红”“红心一号”等党建品牌进一步叫响。

梯级创建

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2021年市直机关工委大力实施夯基工程,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推进基层党组织梯级创建。开展规范、标准、过硬党支部创建,命名表彰5个“红旗党委”。开展全市机关优秀党建品牌、优秀支部工作法、优秀主题党日案例评选,评选出优秀主题党日案例58个。开展“一个座右铭一面党旗红”岗位建功行动、“我和我的支部”微视频征集等主题活动。做好“两优一先”评选表彰,市审计局机关党委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名个人、3个党组织被省委表彰。为1428名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夯实党组织建设基础。规范118个县处级单位和51个科级单位党组织设置。开展年度市直机关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组织10个部门单位党组织书记现场述职,市委领导到会点评。规范主题党日,对89个市直部门单位主题党日进行巡检,发现问题逐一进行反馈。

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严格发展党员质量,对违反入党考试纪律的取消当年发展资格。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举办市直机关党组织专职副书记(党务干部)培训班。加强党员关怀帮扶,连续三年对548名遇大病大灾党员和2002年以来因公牺牲(殉职)党员家属发放关怀帮扶慰问金306.1万元。

坚持党建带群建。夯实组织基础,指导成立基层群团组织25个,完成换届16个,在517个团支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市直机关职工申请补助金44万元。市直机关群团组织获得国家级荣誉4个、省级荣誉3个、市级荣誉82个。

岗位建功

提升党员干部战斗力

市直机关工委始终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根本任务,组织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立足本职岗位、恪尽职守,在落实急难险重任务中彰显政治担当、践行初心使命,锤炼本领素质,让党旗始终在群众身边高高飘扬。

疫情防控践使命。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及时向基层党组织发出通知,市直机关1000多个党组织、1.5万余党员在防控一线践初心、担使命,走在前、作表率,成立104支突击队,设立155个“党员先锋岗”,服务社区群众337万余人次,捐款264.4万元,17名防控一线同志“火线入党”。

防洪防汛看担当。2021年,我市防洪防汛形势复杂严峻,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及广大党员干部坚持人民至上,以最严态度、最实作风、最硬担当,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市直机关工委为防洪防汛一线42个单位颁授“市直机关党员突击队、先锋岗”称号,拨付慰问金共计21万元。市直机关工委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德州防洪防汛防灾减灾工作表现突出单位”。

文明创建作表率。动员机关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打头阵、作表率,到交通路口开展志愿服务6.8万余人次,走进社区参与创建文明城市宣传和环境卫生整治,社区志愿服务9.2万余人次。1000多个基层党组织万余名党员干部到帮促街道社区进行“双报到”共驻共建,奏响文明创建“大合唱”。

庆祝建党百年展辉煌。举办“合唱比赛汇报演出”,市委常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等几大班子30余名市级领导干部、100多名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现场观看,共同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以建功新时代的饱满热情为建党百年献礼。

四联双促

提升机关党建聚合力

市直机关党建工作面宽量大任务重,针对这一问题,建立“党建责任区”制度,由县级干部牵头负责,实行“区片化”管理,将103个市直部门单位和13个县(市、区)划分为5个党建责任区,形成“单位联动、活动联办、资源联享、品牌联创,促作风转变、促能力提升”的“四联双促”格局,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实。

量化“主体责任”清单。严格落实机关党建责任制,连续三年印发市直部门单位党组(党委)履行机关党建主体责任清单,将制定党组、机关党委、党支部“三级组织”,党组书记、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党支部书记“四个岗位”的责任清单量化细化具体化。

抓牢巡察整改落实。成立市委巡察建议督促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细化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列出责任人、具体措施、完成时限,逐条逐项落实。完成市委第八轮、第九轮、第十轮共44个被巡察单位的283个机关党建问题的督促整改任务。

发挥机关党建专项督查“利剑”作用。抽调30多人组成五个督查组,集中1个月时间对5个市直部门党组落实主体责任等4个方面100项具体任务落实情况进行“驻在式”专项督查,对发现的150条问题和面上33条共性问题抓好督促整改落实,市委主要领导、有关领导对督查报告作出批示并给予充分肯定。

扎实推进“过程管理”。首次启用“约谈”办法,对3个部门单位党组织进行提醒谈话,对32个复审不达标的党支部摘牌降级。完善党建考评机制,优化升级“智慧党建”考核系统,促进日常纪实在线考核和线下督导相结合,做到“即时督促、月度评估、季度通报”,抓在经常、严在日常、实在平常。

三项评议

提升服务中心执行力

市委决定加强“严真细实快”作风建设,打造“五型”机关和干部队伍,将市效能办设在市直机关工委,一体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

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在重点任务比较集中的单位开展“重点工作看担当”评议,在拥有执法权和公共服务职能的科室开展“百名科长大家评”评议,在窗口服务单位开展“窗口效能社会评”评议,委托第三方机构搭建信息化平台,评议部门94个、科长100名、窗口单位23个,2021年开展为期7天的社会评议中共有758827人次参与,促进党员干部担当作为。

提升服务效能,建设模范机关。研究制定创建模范机关先进单位评估办法,从创建过程扎实、党建工作有力、业务工作一流、作风形象良好、示范带动作用强等5个方面设置参评条件,列出8项负面清单,开展“严明型”“求真型”“专精型”“务实型”“高效型”机关和干部队伍建设试点工作,与创建模范机关、文明单位挂钩,纳入绩效考核。

大力整治“机关病”。坚持抓党风、促政风、改作风、正行风,开展整治“庸懒散”专项学习研讨。印发进一步严肃市直机关上下班纪律的通知,规范考勤制度。2021年对68家单位开展21轮察访,对38家单位开展工作纪律专项检查,发现4类8项44个问题,倒查涉及党员所在党支部的党建工作,从源头把脉整改。

2022年,全市机关党员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夏传玉 梁承恺 编辑|高红岩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