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法》公布施行30周年 | 德州各级人大代表: 扛起为民使命,彰显代表担当

今年4月3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以下简称《代表法》)公布施行30周年。《代表法》的制定、公布和施行,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是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举措。

4月1日,德州市人大常委会举行《代表法》公布施行30周年纪念活动,组织全市人大收听收看《代表法》专题辅导报告,召开人大代表座谈会,深化推进《代表法》贯彻落实。

为民履职,足印铿锵。

《代表法》公布施行以来,德州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执行,把尊重人大代表主体地位、强化代表工作基础地位、发挥人大代表职能作用、保证人大代表依法履职作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内容,取得很大成效。特别是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了许多代表工作的新经验新做法,让代表联系群众的内容和形式越来越丰富,支持代表依法履职的保障措施越来越多样,代表发挥作用越来越大,代表工作蒸蒸日上。

当好“代言人” 畅通“直通车”  代表联系群众越来越紧密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是《代表法》的核心和要求,是人民当家做主的重要体现。

“要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拓宽联系渠道,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更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2021年10月,在党中央首次召开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

今年3月29日,德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田卫东,在市委人大工作会议上要求:全市各级人大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要畅通为民代言渠道,及时反映群众急难愁盼。

畅通渠道才能连接民情民意。市人大常委会接续实施给力举措,拓宽代表联系群众渠道,推动与群众联系越来越密切。

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落实《德州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分工联系市人大代表和市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意见》,深入落实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双联系”制度,动员组织各级人大代表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实在在解民忧、纾民困,真正当好民意“代言人”。

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专业代表小组、代表联络站等载体建设,充分发挥代表反映民情、倾听民意、汇聚民智的“直通车”作用。通过代表联络站和代表小组活动室等场所,充分听取群众意见,2017年以来,市人大代表提出建议2147件,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着落。

从2017年开始,我市在全省率先组织市级人大代表跨县市区调研,彻底改变了过去一直在自家门口反复转、重复看的做法,5年多来组织参加跨县市区调研的代表达1312人次。指导各县市区组织县乡人大代表跨乡镇(街道)调研,实现了五级代表跨选举单位调研全覆盖。组织驻德省人大代表与基层薄弱村建立联系,了解情况,沟通对接,研究制定帮扶措施,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供智力支持。

“工作中,我们要结合实际,创新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拓宽联系渠道,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更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景文新说。

“筑根基”“建平台”“添动力”  代表依法履职越来越有力

支持、规范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是《代表法》的精髓,是人大工作的重要职责,也是做好人大工作的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人大常委会要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依法履职,使发挥各级人大代表作用成为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德州持续深化改革,深入推进人民代表工作,保障代表依法履职。

“多年来,德州已经探索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做法,并形成了制度。比如,邀请部分代表列席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和专门委员会会议,组织代表视察和开展执法检查,认真办理议案建议,为代表执行代表职务发放补贴等。”景文新介绍。

——加强服务保障,为代表“能为”筑根基。注重代表能力建设,建立代表多层次全覆盖学习培训制度。学习培训是提高代表履职能力的基础。争取市委支持,将市人大代表履职学习纳入市委党校主体班次,建立了初任代表学习班、履职学习班、专题学习班三者有机结合的培训制度。连续5年在市委党校举办全市人大代表学习班,1100多人次参加履职学习。经过系统化、常态化、规范化的学习,代表们一致表示,信念更坚定、方向更明确、履职更有动力。

——丰富活动内容,为代表“有为”建平台。拓展人大代表知政渠道。5年多来,市人大代表263人次列席市人大常委会会议,371人次参与执法检查或调研视察等。协调安排人大代表担任人民监督员、社会监督员、《问政德州》问政代表、公务员考试监督员等, 326名代表参加了“一府一委两院”及有关部门单位组织的庭审、听证、观摩等活动,充分发挥代表监督作用,不断增强代表的社会影响力。

——优化政策,为代表“愿为”添动力。搭好平台好唱戏。将457名市人大代表划分为36个代表小组,选定了76名小组召集人,代表活动规范有序、成效突出。制定并落实《德州市人大代表活动经费管理使用办法》《德州市人大代表履职补贴实施办法》,及时发放代表履职补贴、联系人民群众专项补助等活动经费,充分激发了代表的履职积极性。

主体地位受尊重,服务保障激活力。在2022年1月召开的省十三届人大七次会议上,大会主席团确定议案66件,其中德州代表提交的议案41件,占比62.12%。大会收到代表建议931件,其中德州代表提交建议128件。德州代表团议案建议总数连续九年位居各代表团首位。《山东省德州市在守正创新中推进代表工作高质量发展》《德州人大以高质量代表工作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两篇文章获得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杨振武批示。

“这些做法今后要继续坚持下去。同时,还要探索新的形式,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行使各项权利,更好地发挥代表作用。”景文新说。

助力重点工作开展、发展全过程民主  代表作用发挥越来越大

2020年5月27日,市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首次审议通过发挥代表作用议题的决议——《德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各级人大代表在全市“重点工作攻坚年”中亮身份、当骨干、作表率的决议》,动员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始终牢记使命、担当作为,做到市委工作重心在哪里,代表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今年3月本轮疫情防控中,德州市人大常委会第一时间发出《抗疫走在前 带头作表率 积极参与支持全市疫情防控工作》的倡议书,号召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和人大工作者充分发挥来自人民、根植人民、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自觉扛起社会责任,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形成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和人大工作者迅速行动,陵城区疾控中心医师、市人大代表石万娜和4名同事连夜赶往禹城市支援疫情防控,对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精准摸排密接、次密接、一般接触者,连续几日高压工作,圆满完成组织分派的任务。德州宝丽洁物业管理公司总经理、市人大代表焦文玉昼夜带领公司员工为建设方舱医院做好卫生清扫工作。刘传红代表所在的山东永锋集团先后为禹城、齐河疫情防控工作捐款600万元。王连水代表、翟慎强代表、吕金军代表、栗凯代表慷慨解囊,缓解了抗疫一线物资短缺压力,彰显爱心企业社会责任,筑起了防御和抗击疫情的铜墙铁壁。

产业兴旺是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省人大代表常怀春在带领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以产业带动就业,吸纳周边大量劳动力,扶持企业周边几个村庄相继办起了塑编包装、物流运输、工贸劳务等配套企业,年营业额2亿多元,仅塑编包装一项就带动周边5家企业400多人就业。支持当地政府建成容纳上万人的运河大社区,并配套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及幼儿园。

涓涓细流汇聚成海,绵力齐聚众志成城。代表们先进感人事迹的背后,是全市人民起而行之、勇挑重担,积极投身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的生动实践。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立足岗位职责,聚焦主战、争当先锋,业已成为全市改革发展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创新出活力,市人大常委会不断推出代表工作新举措,全力促进代表履职,将代表作用发挥到最大。

2021年11月15日,德州市人大常委会联合德州日报社、德州广播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组织15名全国、省、市人大代表,到市公安局视察,开展代表建议办理“回头看”活动。这次视察活动采用“现场观摩+座谈交流”的方式进行,全程网上直播,各级人大代表和广大人民群众实时观看、在线互动。本期在线观看人数达到4.42万人次。这是我市首次组织代表走进承办单位实地视察建议办理情况,是代表建议督办工作的创新,更是落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实践。

为深入推动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在“重点工作攻坚年”中亮身份、当骨干、作表率,2020年8 月 31 日,市人大常委会联合德州广播电视台开设“聚力改革攻坚,人大代表在行动”融媒传播栏目,每周一期,聚焦重点任务 12 个领域、60 项改革事项,先后近百名全国、省、市、县、乡人大代表上线直播栏目,4次走进乡村振兴工作一线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工作现场。节目播出16期,在线观看人数累计超过150万余人次,成为德州广播电视台融媒传播栏目中单次点击量最高栏目,在全省成为首创。

全面推行民生实事票决。积极争取市委支持,召开市委人大工作会议,印发《中共德州市委关于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意见》,将代表票决工作纳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出台指导意见,全面推开重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

《代表法》公布施行以来,全市各级人大认真贯彻实施,回首往事,充满喜悦,展望未来,更是充满信心。全市各级人大在认真总结代表工作的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代表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新时代下的德州人大代表工作,一定会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王志强 通讯员|徐金钟 桑敏
编辑|王琳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