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手造 | 古籍修复技艺传承人郭玉玲:指尖动毫厘 古籍传久远

古籍是文化的承载,岁月的见证。历经千百年沧桑,残破不可避免,如何让这些千疮百孔的古籍得以继续保存和延续?古籍修复技艺便派上用场。

3月31日,记者走进德州玉玲古籍修复工作室,探寻古籍修复的奥秘。

孤身赴京学艺

笔、刷、剪、镊、针、锤等工具一溜摆开。只见郭玉玲一手拿毛笔蘸水润湿书页,一手用镊子将破损部位舒展开,再用毛笔蘸着浆糊,一点点刷在破损书页边缘处,动作轻柔小心。

今年54岁的郭玉玲,从事古籍修复已有25年。谈起这门技艺,她提到最多的词是“热爱”。

古籍修复是比较冷门的专业,郭玉玲接触这一行,完全是个意外。1997年下岗后,为了谋生计,她干起了书画装裱修复生意,人踏实,活儿做得也细致漂亮。在朋友推荐下她接触了古籍修复,没想到竟迷上了。为提升技艺,2009年,郭玉玲只身一人前往北京,拜张炎曾先生为师学艺。

古籍修复要经过清洗、配纸、修补、锤平、去边、压实、装帧……整个过程有十几道工序,操作看似简单却都需要反复练习。“就拿修补书用的浆糊来说,市面上卖的含防腐剂对书不好,我们都是自己制作。”郭玉玲说,浆糊好坏关系到修补质量和古书寿命,浆糊太薄粘性不够,书页粘不牢;太稠粘性过大,书页会起皱,“光练习打浆糊就用了将近1周,要不断观察浆水浓稠度,直至调到最佳性状。”

那时正值盛夏,郭玉玲租住在一间三四平方米的房间内。每天早上6点出发,步行至老师家学习,晚上9点多回去后,还要琢磨白天所学内容,并整理出来。为了掌握不同的装帧形式,她晚上借着昏暗灯光,用旧报纸练习四眼装、六眼装、龟背装等多种线装书缝制方式,手指被针扎破是常事。

2010年,学成归来的郭玉玲创建了古籍工作室。起初自己买古籍练手,后来一些藏书友、行政单位开始找上门,她的修复技艺逐渐赢得了业内专家学者的好评和认可。2016年,郭玉玲到北京国家图书馆跟随“国宝”修复人朱振彬学习,成为了一名古籍修复技艺传承人。“热爱这项技艺,想学会、做好,必须肯吃苦。”郭玉玲说。

修书亦修心

修复工作是个慢活儿、细致活儿,郭玉玲有时候一坐就是一整天。从去年12月份就着手修复的《渔洋文略》,一共5册,至今她才修复完3册。

“修复一本破损严重的古籍,往往要耗费数月的时间。好的古籍修复要做到完完整整,每一步都十分考究,几近苛刻,需以极大耐心认真完成。”郭玉玲说,“坐得了冷板凳、耐得住寂寞”已经成为古籍修复师的“标签”。

古籍保存过程中,会遭遇鼠啃、虫蛀、发霉、酸化、风蚀等“伤病”,每次修复破损古籍时,郭玉玲都要分析破损原因,再制定修复方案。她介绍说,《渔洋文略》的书页粘连在一起,就像一块“砖”,要用湿揭、蒸揭等方法将每张书页分开。

“修旧如旧、抢救为主、治病为辅、最少干预、过程可逆”是古籍修复需要遵循的原则。修补古籍,配纸很关键。郭玉玲说,选配的纸张要与待修古籍纸张的原料相同、颜色相合、厚薄相宜、帘纹相近。若遇材质特殊或带有颜色的纸张,还需要自行调配为纸张染色,这样才能确保“修旧如旧”——既看不出修补痕迹,又保证古籍资料价值、文物价值不因修复而受损。

拿起她案头上放着的已经修复完成的古籍内页,几乎察觉不到“补丁”的存在。她提示记者对着光看,这才恍然发现了古籍与补纸之间连接的边沿。

郭玉玲始终牢记师父的叮嘱,“学技艺更是学做人,做人做事都要踏踏实实、认认真真”。从事古籍修复20余年,她越修越谨慎,越珍惜、爱护古籍。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修复技艺。“一名成熟的古籍修复师还得了解古籍版本、造纸和文字发展史等相关知识。老师之前常带我去拍卖会、古玩市场,就是为了见识更多不同朝代、不同纸张、不同装帧的善本类型。现在拿到一本古籍,我基本都能准确判断出它的年代。”郭玉玲说,“以前只知道蔡伦造纸,现在熟知皮纸、竹纸、罗纹纸等纸张性能。每一次修复都是‘充电’,我很享受这个过程。”

择一事终一身

“古籍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献,是中华文明的伟大结晶,修复古籍就是拯救正在消逝的宝藏,也正是这门技艺存在的价值。”多年来,郭玉玲整理修复过明万历年间的刻本《史记评林》《地狱宝卷》,清内务府刻本《词林典故》、光绪刻本《芥子园》等一批珍贵古籍善本。

2007年以前,中国的古籍修复师不超过100人,目前已有1000余人,但还远远不够。据中国国家图书馆的数据显示,中国古籍数量超过5000万册,其中约1000万册急需修复。2015年以来,郭玉玲曾经带过4名徒弟,但至今只有1人还在坚持从事这一行业,“培养1名专业修复师需要2到3年的时间,这期间个人的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也是许多人放弃的原因之一。”

这两年,郭玉玲开始尝试用拍摄短视频的方式记录古籍修复工作,真实呈现古籍修复场景。“效果还不错,常有人私信问我关于古籍保存、修复方面的问题。借助这个平台,我也结识了很多朋友。”郭玉玲说,“虽然现在影响力还不大,但每当有网友看完视频后留言,感叹中华文化底蕴深厚,称赞古籍修复技艺高超,都令我对自己当初的选择和坚持更加自豪。”

郭玉玲还表示,手工技艺需要师徒传授,古籍修复这门技艺不存在“留一手”,只要年轻人想学,她一定会免费倾囊相授。“我选择这一行,热爱这一行,就会一直坚持下去,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古籍保存得更久一些,让千百年积淀的历史和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她坚定地说。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文字|石秀秀 摄影|郭庆萍 视频|杨戈
编辑|石秀秀
审核|王秀青 终审|杨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