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攻坚进行时 | 德州招才引智 让“千里马”竞相奔腾

东方红路以南、崇德八大道以西,距高铁德州东站1.8公里、乘车仅5分钟便可到达,位于天衢新区的德州人才创新园项目区位优势明显。目前,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德州分院、新希望六和研究院、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深圳人才集团等近20家科研机构已签署进驻协议。项目建成后集公共研发、人才服务、专家公寓、学术交流等功能于一体,将成为全市“双招双引”的重要抓手。

高标准规划建设人才创新园是我市重才、爱才、引才、聚才的生动写照。近年来,我市扎实推进人才兴德战略,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持续完善党管人才格局,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创新人才发展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生态,“筑巢留凤”聚英才,推动形成“千里马”竞相奔腾的良好局面。

党管人才

让“一把手”抓“第一资源”

5月份,在公布的2022年度山东16市党委书记人才工作项目中,德州明确提出“实施人才工作‘北接南融’专项行动”,“面向京津、对接省会、多点研发、德州转化”,全年引进承接人才项目50个以上,遴选“假日专家”100人以上,引进大学生3万人以上。对此项工作,市委组织部人才办主任顾翔宇表示:“建立‘书记领题、层层示范、重点攻坚、协同推进’工作机制,抓住关键人、瞄准关键点、突破关键事,有助于加快建设面向京津冀鲁的区域性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让“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我市着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密切协作的人才工作格局,确保人才工作协调高效开展。

借鉴省委经验,我市印发党委书记人才工作项目实施方案,将范围由县市区党委书记向各级各相关领域延伸拓展,对各县市区、29家市直成员单位、9家省级经济开发区和18家市属学校、医院、国有企业党委(党组)书记的人才工作项目进行立项,实行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也由原来18家扩增至29家,逐一明确工作职责、重点政策、重点任务“三张清单”,完善述职评议、调度通报等制度,确保任务落到实处。

同时,创新推出“新时代人才强市23条”“产才融合发展17条”“大学生兴德34条”等一揽子政策文件,编制形成90项重点人才政策清单,打造人才新政4.0版,既涵盖实体经济、机关事业、社会民生、乡村基层等各个领域,也涵盖产业领军人才、企业经管人才、技能实用人才、高校毕业生等各类群体。

招才引智

让各类人才近悦远来

7月6日,走进位于齐河县的百多安生物医学科技园,这座占地450亩的园区有生物医用材料改性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德州市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国家和省、市级创新平台。“这些平台能够让我们和更多科研院所对接,吸引到更多人才,推动资源对接,特别是有效破解了科技成果落地和企业智库缺乏难题。”百多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海军说。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张海军介绍,百多安刚开始研发完全可降解心脏冠脉支架时,因为人才短缺,研发一度受阻。为了招引人才,齐河县出台政策措施,吸引高层次人才落户,几年时间百多安就成立了包括5名博士在内的35人研发团队,终于攻克了研发难题。目前,该产品已通过国家创新器械绿色通道特别审查。

我市坚持“引凤来栖”与“固巢留凤”并举,聚焦领军人才、青年人才、在外人才等重点群体,发挥比较优势,探索特色路径,擦亮德州特色引才品牌。

“针对领军人才,我们拓宽人才招引渠道,启动建设‘驻京人才飞地’,打造‘市内注册、市外孵化、成果回归、互利共赢’合作新模式。”市人才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周春华说,依托中国·德州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遴选42个海内外优质获奖项目,通过“以赛代评”促进人才项目落地。

为加速集聚青年人才,我市全面推进引凤、留凤、还凤、强凤、惠凤“五凤工程”,加快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实施“优才引进计划”和“一考双选”,今年市县事业单位面向海内外发布博士、硕士招聘岗位658个,报名过审人数突破6000人。鼓励校企合作育才,对通过定向委托、冠名合作等方式育才留才的,给予企业最高20万元补助,绿色化工技能人才“订单班”等一批校企合作项目成功签约。常态化开展“名校直通车”“百企校园行”等大学生招聘活动,吸引各地青年人才纷至沓来。7月9日,“服务攻坚促就业 筑梦青春赢未来”2022年高校毕业生大型人才双选会在市县两级同步举办,1200余家企业发布岗位需求近3万个。据初步统计,现场有2.5万余名求职者参与应聘,达成就业意向9400余人。

回引在外人才同样不遗余力。我市建立德州籍两院院士联系服务机制,确立9名德州籍两院院士名单,根据研究方向、产业领域,每人明确1名市领导、1个职能部门、1个县市区精准联系服务。开展德州籍在外高层次人才调查摸底,印发《德州市激励“五类人员”回乡创业带就业工作方案》,设立1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退休人员、企业技能人员、外出经商人员、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等回乡创业。“目前,已建立覆盖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等群体的4990人数据库,吸引469名在外人才返乡创业,带动就业3000余人。”周春华说。

机制创新
人才发展生态持续优化

企业是引才用才的主体,对于人才与产业的关系,市工信局局长孙洪昌说:“人才是制造业振兴的第一资源,产业振兴离不开人才,产业是人才引育的基础,更是人才发挥潜能的试验场。”

基于这种理解,我市将人才招引工作与产业链链长制紧密衔接,分产业建立领军企业库、重大项目库,分产业、分领域制定专项人才政策,推进产业人才供需匹配。这正是我市持续创新人才发展机制,为人才松绑、向用人主体放权的典型举措。

创新管理机制,围绕推进产才深度融合发展,精准设计人才政策定制权、破格权、漫游制等改革举措,引育产业链上下游急需紧缺人才。完善科研项目管理机制,推行“揭榜挂帅”“定向委托”等科技攻关新模式。今年,市财政列支5000万元,专项支持通过“揭榜挂帅”形式实施10个左右关键共性核心技术攻坚项目。

创新评价机制,修订完善德州人才分类目录,对上年度纳税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家、薪酬总额30万元以上的人才,突破头衔、论文、学历、职称等限制,纳入目录予以认定,享受相应政策待遇;对具有特殊才能、现有人才目录难以界定的人才,由同行业专家举荐认定。在全省率先开展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双自主评价试点,对贯通领域两类人才实行“一证双评”。来自德州恒丰集团的“90后”工艺员程传龙,便在去年10月的评审中一次性拿到技能等级三级证书和初级职称资格证书,他每月能获得企业人才补助奖励500元。和程传龙一样,目前全市已有624人通过评审。

创新使用机制,出台《德州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专项编制周转池管理使用办法》,推行“身份是事业、工作在企业”人才“双落户”模式,依托市科技金融产业融合促进研究院设立100名事业周转编制,专项用于引进高层次科研人才,选派到重点企业工作,享受事业单位和企业双重待遇。推行校企“共享人才”模式,鼓励驻德高校与企业联合招聘高层次人才。

与此同时,我市还全面推进人才创业安心、住房安居、配偶安置、子女安顿、身体安康“五安工程”,打造“‘德’有你、才‘州’全”工作品牌——23名市级领导干部每人联系1名高层次专家、1个高能级平台、1个重点人才项目,推进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常态化;隆重表扬12名德州市突出贡献人才以及10名2021年度人才工作表现突出单位和个人,发放奖励资金580万元;推行产权型住房、租赁型公寓、商业化酒店、货币化补贴“四位一体”人才住房保障模式,实现“人才来了有房住、人才留下有住房”;全面升级“人才贷”,将贷款额度由最高1000万元提高至5000万元,风险补偿比例由50%提高至70%。

成功创建全国第4家国家级引智试验区、全省第4家省级人才改革试验区、全省首家“国家高端人才引领型创新创业特色载体”,3项典型做法入选全国人才工作创新优秀案例,连续4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我市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亮点纷呈。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才选择德州、扎根德州,成为德州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王志冕 通讯员|李禄超 臧杨杨
编辑|王德鹏
审核|王贺 终审|杨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