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做的千层底布鞋
□陈启忠
时下百货商场里各式各样的鞋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要换季了,妻子到商场给我挑选了好几种样式的皮鞋,样式美观且价格不菲,可是穿起来总不如母亲给我纳制的千层底平口布鞋舒服,尽管布鞋样子老土,但能感觉到一种母爱的味道,心里有一种暖暖的感觉。
母亲有一双巧手,在那物资匮乏的年代,每到农闲,搓线、打袼褙、剪鞋样,然后就是纳鞋底,选鞋帮,不出三天,一双崭新结实的布鞋就呈现在面前,穿上它试试,特别合脚。
做鞋子程序烦琐而又精细,一点也马虎不得。开春季节,母亲翻出花花绿绿的碎布头,在暖阳下把那些碎布一一整理,用黏粥在木板上一层一层粘在一起,往往要铺上五层,然后在阳光下晾晒,干了以后,比着鞋样,用剪刀剪裁下一张张鞋底。鞋底有了,接下来是最费时间和最辛苦的纳鞋底。一盏煤油灯下,母亲坐在盛满我们兄弟姊妹鞋底的小簸箩旁,母亲戴着顶针,穿针引线,鞋底上针脚匀称细密,一圈圈、一行行的针脚就像艺术品,密密麻麻排列有序。数个夜晚过后,白的千层底,黑的平绒鞋面,一双双好看的布鞋做好了。这样做成的鞋子软和透气,美观结实耐穿。
母亲唱着古老的歌谣,在昏暗的灯光下飞针走线,成为我心中永远不可磨灭的美丽剪影。上学后读到孟郊的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联想到辛劳的母亲,让我常常感动得热泪盈眶。
母亲老了,我们长大了,像一只只鸟儿离开了母亲,可是每年都会收到母亲为我们精心缝制的平口布鞋,那里面承载这悠悠的母爱,伴着我们走过万水千山,给我们无尽的力量和信心。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