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中的老槐树
□满春重
我的家乡武城县四女寺,是大运河岸边的一颗明珠。小时候,我的家紧挨着村里的小学,校园的操场边上孤独地生长着一棵古老的槐树。据说这棵槐树已有近400岁的年龄。清朝顺治年间,为方便粮食漕运,在此地建了一个粮库,看护粮库的吏卒种下了这棵槐树。历经时代变迁,后来在当年的粮库旧址上建起了学校。树不是太高,但树头很大,看样子足足有半个篮球场大小。树的身子很粗,树皮裂开很深的缝,好像长在巨龙身上翘起的鳞片。这棵老槐树就像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不声不响,矗立在那里,静观这世上的风云变幻和人间的世事变迁。当然它生长在学校这个独特的地方,更多的是护佑和见证了一批又一批学子的成长进步和更迭交替。
老槐树 张汉忠 绘
树的特别之处是不知何年何月,这树好像是被雷击过,树身的中间被劈开了一个很大的洞,经常有小猫小狗之类的小动物藏身其中,像是专门为它们造就的一个巢穴。春天来了,她古老的枝丫就长出了崭新的叶子,由黄及绿,由小到大,由疏渐密,到暮春时节,丰满的枝叶已是密不透风了。夏季到了,最诱人的是树下那片大大的阴凉。当太阳高挂的时候,一缕缕斑驳的阳光从枝叶的缝隙里透射过来,像是洒在地上一粒粒放着光芒的碎银,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酷热天,她总是带给人们惬意的清凉,阳光下汗流浃背的时候,一走进她的影子,顿时觉得风清气爽,热意全无。她不像洋槐树那样,枝叶未丰就急忙忙地摇摆着白花炫耀自己,她的花蕾到了炎热的夏季才缓缓开放,而且是淡淡的黄色花朵,如果不留意的话,有时甚至让人们忽略了花的存在。她就是这样默默护佑着人们,而又从不张扬自己,年复一年地生长在这个略带盐碱的土地上。
我和这棵老槐树有着不解之缘。在离开农村老家外出上学之前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在她的陪伴下度过的。小时候在老槐树下嬉戏玩耍,上学后在老槐树下读书学习,刚步入社会时在老槐树下教书育人。老槐树护佑并见证了我从孩提到成年时期的成长过程。老槐树在我心中是高大的、神圣的、永恒的存在!
小时候,我就莫名地喜欢这棵老槐树。天气热了,常常和小同伴们在她的树荫里追逐打闹,做各种小游戏:弹“琉琉(玻璃球)”、打“啪叽(把纸叠成方形或三角形,有正反面,放在地上,谁把对方的‘啪叽’从正面打成反面了,就算赢了)”、摔泥巴、跳房子等等。冬天下了大雪,一帮小朋友就聚集在树下堆雪人,打雪仗,玩得热火朝天,好不开心。学校上课的时间,不能去树下玩耍了,我就跑到教室的窗台下,踮起脚扒着窗台看学生们上课。时间久了,不知是恋着老槐树还是羡慕那些上学的大哥哥、大姐姐,自己给母亲闹着非要去上学。于是,5岁的我就进了一年级,开始了我的学童时代。
听姥姥讲四女寺 张汉忠 绘
对老槐树感情的进一步升华还源于姥姥给我讲的村名来历的故事。姥姥和奶奶是同一个村,因姥姥身边就我母亲一个孩子,所以母亲结婚后也一直和姥姥生活在一起,小时候我就和姥姥睡在一个炕上。记得我上学后的一个晚上,说起了学校里的老槐树,姥姥给我说,你知道咱们村为什么叫四女寺吗?我竖起耳朵听着。姥姥接着说,说起来还与槐树有关。姥姥娓娓道来:古时候啊,咱们村有户姓傅的人家,两口子生了四个闺女,有一天给她爹过生日,本是高兴的事,可她爹总是唉声叹气,闺女们就问,爹为什么您不高兴啊?她爹就说了,我和你娘就你们四个闺女,没个儿子,将来你们出嫁了,谁来给我们养老送终啊!四个女儿一听,都抢着说,我不嫁人,留在家里给你们养老送终。四个闺女都执意不嫁,爹说都不嫁也不是办法,要不这样吧,你们呢,各植一棵槐树,谁的树长得旺,谁就留下,其他的该出嫁还要出嫁。于是,四人各种了一棵槐树。为了自己能留下,她们都偷偷地用开水浇对方的槐树,结果几年过去了,四棵槐树不但没被开水浇死,反而都越长越旺,彼此难分上下,最后四女都留在了父母身边。她们这种孝心感动了老天,有一天突然锣鼓喧天,玉皇大帝派了天兵天将来到人间,四棵槐树叶子纷纷脱落,摇身一变变成了四条大龙,驮着他们一家子拔宅升天了。姥姥说,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四女呀就修了个祠堂,叫四女祠,再后来又改叫四女寺。这就是四女寺村名的由来。你说这槐树是不是懂人心啊,它可是成全了这流传千古的四个孝女呀!听姥姥讲完这个故事,我好像对校园里那棵大槐树产生了别样的感觉,过去是爱她,现在是又爱又敬。我一直在想,这槐树一定是那四棵槐树的后代,她肯定有灵气,肯定会时时刻刻注视着我们,监督着我们,护佑着我们!
上学后,几乎天天走在老槐树的影子里,老槐树下发生了很多让人难以忘怀的故事。在老槐树下,我第一次佩戴上了鲜艳的红领巾,高高地举起拳头,对着队旗庄严宣誓: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力量!老师给我们讲,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用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我们一定要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好好学习,增长本领,将来建设好我们的国家。在老槐树下,我光荣地戴上了两条红杠的臂章,成了一名为大家服务的少先队干部。老师对我们说,同学们信任你们,老师也信任你们,你们要在带头学习好的同时,多为同学们服务,带头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在老槐树下,我多次从老师手里接过“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的奖状,老师告诫我们,一定要戒骄戒躁,继续刻苦努力,争取更大的成绩!在老槐树边的操场上,我面对全校师生背诵毛主席语录,背诵《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老师嘱咐我们,一定要听毛主席的话,跟党走,像愚公一样面对困难,勇于斗争,坚忍不拔,坚持不懈;像张思德那样,今后不论干什么工作,都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像白求恩那样毫无利己的动机,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在老槐树下,还有很多很多讲不完的故事……
校园中的老槐树 满春重 摄
短暂的小学生活很快结束了,当5年后再回到老槐树下的时候,我已经是一名民办教师了。那年我不满17岁。
再回到这棵老槐树下,我感到了知识的恐慌。因为上初中、高中正是“文革”时期,“学习无用论”甚嚣尘上,几年下来,没有学到多少东西。而今自己成了教书育人的先生,这“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水平,不误人子弟才怪,所以,只好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这个时候,尽管家离学校很近,但我还是住在学校里。晚上累了,就到老槐树下站一站,期望从她那里得到一些信心和力量。还别说,每次走进她的怀抱里,就有一种神清气定的自信,就有一种精神焕发的感觉。我在精神上已与她交汇融合了!
两年多的教师生涯,是我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每到夜幕降临之后,我和老师们经常会聚在老槐树下喝茶聊天,谈古论今,谈天说地,听老教师们讲他们教书育人的体会。耳濡目染,慢慢地增长了很多社会知识,学到了老教师们很多的优良作风和工作经验。在老槐树下,我和老师们偶尔也会把酒言欢。记得我当民办教师后的第一年秋天,暑热已经褪去,放学后的傍晚,不知是哪个老师提议的,说是去村北面的运河里逮小虾,一位当村的老教师回家拿来了逮虾的拉网,我们就来到了运河边上。一个多小时居然捕捉了十几斤小河虾。回到学校,大家一起动手把虾收拾干净,当时没有那么多油去炸,就多少放点油和盐把虾炒熟,在大槐树下摆上桌子,校长从床底下摸出两瓶散装白酒,就着炒好的小虾,大家就兴致勃勃地喝了起来。那次我喝下了人生的第一杯酒,那辣辣的、香香的味道至今还挥之不去,那欢快的场景至今还记忆犹新,那纯洁的友谊至今还埋藏心中。
1975年初秋,还是在这棵老槐树下,我接到了改变自己一生命运的一纸通知书。当邮递员把平原师范的新生录取通知书送到我手上的时候,我眼睛有些模糊了,泪水慢慢地从眼角流了下来。这抑或是高兴的泪,因为我终于可以到更广阔的天地里去经风雨见世面了;这抑或是难舍的泪,因为即将与这颗从小到大一直陪伴着我的老槐树和老槐树下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们分别了……
如今,离开这棵老槐树将近50年了。这些年里,回老家的时候有空闲时我会去看看她。最近这些年再看到她的时候,她那被雷电击过的伤口居然奇迹般慢慢地愈合了,只留下一个宛如肚脐的疤痕。如今她更加枝繁叶茂,生机勃勃!
老槐树,您是我心中一片难舍的绿荫!祝福您永远年轻!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