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昭
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出倡议,反对食品浪费,抵制极端“吃播秀”。这一倡议为当下混乱的“吃播”领域指明了方向,也唤起了全社会对节约粮食、文明饮食的重视。
“吃播”本应是分享美食文化、传递生活乐趣的窗口。观众通过观看“吃播”,可以领略不同地域的美食特色,感受美食带来的愉悦与满足。然而,一些“吃播”主播为了博眼球、赚流量,以暴饮暴食、猎奇比拼为噱头,将“吃播”变成了“糟蹋播”。他们狼吞虎咽地吞下大量食物,甚至挑战一些稀奇古怪、难以消化的东西,全然不顾自身健康,更有人无视食物的珍贵。这种极端“吃播秀”,看似热闹非凡,实则是对文明的挑衅,不仅违背了美食的初衷,也误导了观众的价值观,让“吃播”沦为低俗的闹剧。
极端“吃播秀”背后,是严重的食品浪费问题。粮食是人类生存的根基,每一粒粮食都饱含着农民的辛勤汗水。这些“吃播”主播却肆意挥霍食物,将大量粮食当作吸引眼球的工具,这是对人类劳动成果的不尊重,也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这与我们倡导的节约粮食理念背道而驰,不仅是对食物的亵渎,更是对文明风尚的践踏。
极端“吃播秀”反映出的是一种扭曲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在流量至上的时代,一些主播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和尊严,迎合部分观众的低级趣味。在“吃播”的影响下,一些人可能会盲目追求大食量、猎奇食物,忽视了饮食的健康和平衡。长此以往,不仅会影响个人的身体健康,还会对整个社会的健康观念产生负面影响。而且,这种以低俗、夸张为手段获取流量的行为,也会助长社会的浮躁之风,让人们更加注重表面的热闹和虚荣,而忽视了内在的品质和价值。
抵制极端“吃播秀”,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主播作为“吃播”的直接参与者,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操守,认识到自身行为对社会的影响,用真实、自然的方式展现美食的魅力,而不是通过暴饮暴食、猎奇比拼来博眼球。平台作为“吃播”的传播载体,要加强对内容的审核和管理,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对违规的极端“吃播”视频及时下架处理,对相关主播进行警告、封号等处罚。监管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抵制极端“吃播秀”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观众要提高自身的辨别能力和审美水平,自觉抵制极端“吃播秀”。
反对食品浪费,抵制极端“吃播”,守护的不仅是我们的身体健康、粮食安全,更是社会的文明根基。让我们携手共进,以实际行动向极端“吃播秀”坚决说“不”,让“吃播”回归本真,让文明饮食成为社会的新风尚。
(作者单位:德州日报社)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张明昭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