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莹
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内庄严肃穆,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仪式与《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开幕式同步举行。这一天,我们不仅回望那段血与火交织的历史,更在缅怀中汲取前行的力量。抗战精神,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为我们面对未来挑战的底气与灯塔。
今天,全国多地群众自发走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东北抗联纪念馆等,祭奠英烈,缅怀遇难同胞。泛黄的照片、斑驳的文物、颤抖的讲述……这些历史的碎片拼凑出一幅民族抗争的壮烈画卷;350万军民的牺牲、30万同胞在南京大屠杀中的罹难,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家庭的破碎与民族的苦难。历史不会因时间流逝而褪色,反而在岁月的沉淀中愈发清晰。凝视这些历史痕迹,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战争的残酷,更是一个民族在绝境中迸发出的不屈与坚韧。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让和平的根基更加牢固,让复兴的初心更加坚定。
历史的真相并非总能被所有人珍视。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的暗流试图侵蚀这段记忆,有人以“重新解读”为名,行歪曲事实之实。他们罔顾历史,胡乱编造各种谣言,抹黑英雄形象,更有日本教科书歪曲历史,掩盖卢沟桥事变事实真相。守护这些真相,不仅是尊重先烈,更是守护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尤其对青少年而言,唯有在真实的历史教育中,才能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明白今天的和平与繁荣何其来之不易。
抗战精神从未因时代的变迁而褪色,反而在新的征程中焕发出更耀眼的光芒。从科技攻关最前沿到脱贫攻坚主战场,从创新创业第一线到国际交流大舞台,这种精神以不同的形式延续着。前不久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布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总体安排中,还包括为健在的抗战老战士、老同志、抗战将领或其遗属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这不仅是对英雄的礼赞,更是对精神传承的呼唤。他们的故事,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他们的精神,是激励我们前行的不竭动力。
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前行;缅怀先烈,是为了让他们的精神永续流淌。让我们从抗战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书写属于这一代人的光荣与梦想。
(作者单位:陵城区丁庄镇人民政府)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曹清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