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水观澜 | 国家育儿补贴政策:为家庭减负,为未来蓄能


徐含笑

7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明确自2025年1月1日起,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新生儿,无论一孩、二孩、三孩或多孩,每人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对于2025年1月1日以前出生且不满3周岁的婴幼儿,则按应补贴月数折算计发相应补贴。

近年来,我国人口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人口老龄化加速、生育率持续走低等问题逐渐凸显。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出台育儿补贴制度,无疑是一项极具针对性的重要举措,其意义也是多方面的。

对家庭而言,直接减轻了家庭的养育压力。在现代社会,抚养一个孩子的成本不断攀升,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奶粉、纸尿裤、早教、医疗等各项开支便接踵而至。据《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4版》估算,全国0至2岁婴儿的平均养育成本为24538元/年。育儿补贴的发放,则无疑为这些家庭注入了实实在在的现金流。尤其是对于工薪阶层家庭来说,他们大多依靠固定的工资收入维持家庭运转,各项生活开支本就紧凑,育儿补贴的到来,如同为家庭经济增添了一份缓冲垫。这笔钱可以用来购买孩子所需的奶粉、纸尿裤,减轻日常开销的压力;也可以用于支付孩子的早教课程费用,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还可以在孩子生病时,缓解医疗费用带来的经济紧张。可以说,补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庭经济的燃眉之急,让家长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能够更加从容。

对社会而言,有助于提升生育意愿,改善人口结构。当下,我国的低生育率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也为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的挑战,比如:劳动力短缺、养老负担加重等。在这样的背景下,育儿补贴制度让人们看到了国家对生育家庭的支持,使得那些原本在生育问题上犹豫不决的家庭,重新考虑生育计划。而当更多的孩子出生,既能为社会增添新的活力,又能在未来补充劳动力市场,优化人口年龄结构,形成良性的人口循环。此外,此次国家育儿补贴制度的一大亮点,是将一孩家庭也纳入了补贴范畴,实现了一孩、二孩、三孩补贴标准的统一。这充分考虑到了一孩在家庭生育决策中的关键地位,也体现了生育支持的公平性与全面性,让每一个新生命都能享受到国家政策的关怀,打破了生育意愿的“首孩瓶颈”。

国家育儿补贴制度的出台,也为地方政策的完善提供了有力指导。在国家层面制度公布之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在不同层级探索实施育儿补贴相关政策,但各地政策的“标准不一”问题十分突出:比如,补贴金额上有几十元、数百元的差距;补贴范围上,有的只针对三孩家庭发放、有的也将二孩也纳入其中,而一孩家庭往往被排除在外……这种参差不齐的标准,使得育儿补贴政策在不同地区的效果大相径庭。而国家版育儿补贴标准的确定,犹如为地方政策安装了“指南针”和“定盘星”,它以统一的标准化解了区域政策的差异难题,明确了一孩、二孩、三孩或多孩统一的补贴标准和发放期限,为各地政策的调整和完善提供了明确的基准线,也有助于避免地方之间在政策上的盲目攀比或相互掣肘,推动形成全国一盘棋的生育支持格局。

国家育儿补贴制度的公布,是我国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国家用真金白银为育儿家庭减负的积极行动,传递出了尊重生育、支持生育的强烈信号。期待这一政策能够尽快落地实施,让每一个符合条件的育儿家庭都能切实享受到政策红利,也期待未来能有更多配套政策陆续出台,共同为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乐陵市铁营镇人民政府)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张明昭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

(作者:​德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