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华
7月29日召开的第六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表彰大会上,100人获“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其中,来自山东的5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获此殊荣。
从魏桥创业集团引领全球铝业革新到东明石化攻克关键技术,从蔚蓝生物提“质”出“新”到禾力商贸公益扶贫,再到国曜琴岛律师事务所“规范治所、质量立所、品牌兴所”,这些山东民营企业的优秀代表的每一步都走得脚踏实地,山东民营经济何以“绿意盎然”呢?
“政策活水”解民企之渴,传统产业“智”变突围。山东出台《山东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条例》、《山东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推出3批“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清单,打造衔接紧密、功能完备的“1+N”呵护体系。这些政策活水不仅解了民企之渴,更推动民营经济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山东“民营经济38条”中“支持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的举措,让魏桥集团这类企业转型升级“有底气”。如今,魏桥纺织建成16座绿色智能化工厂,用铸造铝合金替代锻造铝合金的技术实现了“以铸代锻”的世界级突破。东明石化聚焦石化行业关键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难题,研发的原油超级催化裂解制烯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打破国外垄断。山东传统产业的“智”变突围,正是政策红利与企业决心形成合力结出的累累硕果。
“创新沃土”培科创森林,新业态产业提“质”出“新”。山东不断构建全链条创新生态,让创新成为企业前进的不竭动力。比如,深耕生物制造、专注生物催化的工业生物平台公司蔚蓝生物,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8个,连续三年保持省创新型民营企业前十强。泰安汉威集团的碘化钾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50%以上,形成了技术和市场双领先优势。在山东,创新沃土越培越沃,2024年,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5万家,51家企业入选2024民营企业研发投入500强;116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民营企业占95%以上;235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中,民营企业占71%,山东民营企业科创“森林”越来越茂盛。
“集群成势”育未来产业,未来赛道加速奔跑。从传统制造业的精耕细作,到新兴产业的开疆拓土,再到未来产业的拓荒者,民营经济凭借灵活的市场机制和创新活力,不断打磨产品、提升服务,在市场竞争中创造奇迹。当前,山东正以元宇宙、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未来网络、量子科技、人形机器人、深海空天等新赛道为重点,加快实施未来产业培育发展计划。未来产业核心是科技,必须咬定科技不放松。济南国耀量子雷达科技有限公司瞄向空天,研发的二氧化碳光量子雷达能够精准探测半径3公里范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青岛汉缆海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聚焦深海,已攻关500千伏超高压海底电力电缆的核心技术。山东越来越多民营企业正向“新”谋远、借“智”攀高,在未来产业赛道上不断地冲刺、超车、领跑。
可见,山东民营经济“绿意盎然”,是“政府筑巢、企业展翅”之必然。当前,1400万经营主体正沐浴阳光雨露,向新而行、攀高提质,山东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更闪亮,“走在前、扛大梁”的步伐更坚实。
(作者单位:德城区委社会工作部)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胥爱珍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