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含笑
8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有关负责人表示,10月份将按计划下达第四批690亿元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这一举措,犹如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再次为我国消费市场注入一剂 “强心针”。
国补资金的投入,在刺激消费方面成效显著。许多消费者原本对更换老旧家电、购置新电子产品有所顾虑,但国补资金的出现,直接降低了消费者购置新产品的成本,让他们的消费意愿得以转化为实际行动。以家电市场为例,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家电和音像器材零售额同比大增 30.7%,这一数据的背后,正是国补资金撬动消费的生动体现。它就像一个精准的 “催化剂”,不仅直接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成本,更重塑了消费预期,让消费者敢于消费、愿意消费。而消费者的积极行动,又反过来激励企业扩大生产、提升品质、创新产品,形成了消费与生产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国补资金对推动绿色发展的深远意义同样不可忽视。随着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绿色消费已成为时代潮流。旧消费品的回收再利用,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环节。在国补政策的推动下,大量旧家电、旧电子产品等得到回收处理,专业的回收企业对这些旧产品中的金属、塑料等材料进行拆解和再加工,使其重新投入生产环节。这一过程不仅减少了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还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了能源消耗,完美契合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如在以旧换新政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购买一级能效的家电产品,这不仅有助于家庭节约用电,更对国家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从长远看,国补资金撬动的不仅是短期的消费增长,更是一场绿色生活方式的革命。
国补资金的意义,还体现在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强力助推上。在以旧换新政策的引导下,市场需求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消费者对高品质、智能化、绿色化产品的偏好日益凸显,倒逼生产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推动产业从“规模扩张” 向“质量提升”转型。对于传统制造企业而言,国补政策带来的市场机遇与竞争压力并存。要想在补贴政策覆盖的消费市场中占据优势,企业必须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而对新兴产业来说,更是迎来了加速发展的黄金期。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补贴政策不仅刺激了消费端的购买需求,更引导企业将资金投入到电池能量密度提升、充电速度优化等关键技术领域。这种由国补资金引导的产业结构优化,不仅提升了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更增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韧性和可持续性。
第四批国补资金的下达,是国家政策持续发力的生动体现,也是推动消费市场繁荣、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在这一政策的引领下,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消费市场将迎来更加活跃的局面,经济发展将注入新的强劲动力,实现消费与经济的良性循环,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单位:乐陵市铁营镇人民政府)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曹清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