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水观澜 | 景区洗手收费,别因小钱“凉了”游客的心


□张兆坤

近日,有网友拍视频反映,辽宁葫芦岛一海洋乐园卫生间的洗手池需扫码使用,收费标准为15秒0.3元,引发网友热议。大家纷纷指出该景区此行为不合理,认为该海洋乐园执着于在“小事”上收费,有过度商业化之嫌。

洗手收费并非个例。据相关人士介绍,为该乐园提供扫码服务的公司,其业务已覆盖全国70多个旅游景点,扫码收费在业内已形成了一定规模。从现实情况来看,部分景区尤其是客流量大、水资源紧张的海滨地区,水资源消耗与设施维护成本确实较高,收取一定的费用无可厚非。有网友称:“曾看到过太多人洗手时任由水流淌,这种设计确实能起到警示作用。” 景区应提前告知游客,而不应以让游客产生“被算计”的感觉;节约资源的理念,应该用让人舒心的方式传递。

这一做法带来的问题不容忽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卫生间及配套洗手设施属于景区必须提供的基础服务。将其单独收费,本质上是把应尽的服务义务转化为盈利点,游客别无选择只能无奈接受,难免会产生负面情绪。这岂不是收了小钱而“凉了”游客的心吗?

近年来,多地景区通过增设免费直饮水、优化卫生间环境等“宠客”举措赢得口碑,而扫码洗手收费的做法与之相比,显然与旅游业“服务为王”的核心逻辑背道而驰。

为避免类似情况再发生,需多方协同发力。首先,政府部门需主动作为,加强对景区服务收费项目的规范和核查。要出台专项指引,明确基础服务与可收费项目的界限,避免因界定不清出现将基础服务违规转为收费项目的情况;要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利用大数据进行监测,新增收费项目需进行备案审核;要搭建统一投诉平台,将服务质量与景区评级、补贴挂钩,对违规景区采取约谈、暂停评优、降级等措施。

其次,景区需转变思路,在节约资源与便民之间寻求平衡。以用水为例,可采用阶梯收费模式,给予每人一定量的免费水量,超出部分再收费。更重要的是,景区在引入新型服务模式时,应当做好预期管理,提前通过官网、公告牌等渠道清晰告知游客可能产生的费用、收费依据、标准以及服务内容等,让游客拥有充分的选择空间。

此外,游客应文明旅游,共同营造良好旅游生态。游客在使用公共设施时要自觉节约水电、不随意损坏,以降低景区的维护成本。同时,对于景区为节约资源、保障服务而采取的合理措施,应给予必要的理解与配合,不被片面情绪左右;若发现景区确实存在损害游客权益的行为,要保持冷静,通过官方渠道进行反馈。

服务细节关乎景区的初心和游客的体验,唯有理性考量、多方协同发力,才能让旅游服务既守住底线,又带来温暖,让每一处风景都因规范与理解而更加动人。

(作者单位:宁津县融媒体中心)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张明昭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

(作者:​德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