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水观澜 | 全民参与,上好反诈这门“必修课”


张建华

8月5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纵深推进反诈三年行动,以务实举措筑牢民生防线情况。

从“杀猪盘”陷阱到AI换脸诈骗,从冒充公检法“权威施压”,到虚假投资“高息诱惑”,诈骗分子无孔不入,不管是学生、上班族还是老年人,都可能成为目标。一旦中招,轻则损失钱财,重则影响家庭幸福、社会稳定。

今年是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三年行动第二年“深化攻坚年”,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如何上好全民反诈这门“必修课”,打赢反诈攻坚战,已经成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民生福祉之必答题。

全民反诈,宣传要全方位、广覆盖。反诈的核心在于“防患于未然”。山东着力构建立足社区、覆盖全社会的反诈宣传体系。针对不同群体,山东推出一系列鲜活、有特色的宣传活动,力争将反诈知识传递到社会每个角落。比如,印发《2025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推出《全民反诈公开课》普法节目、反诈短视频大赛等,通过剖析真实诈骗案例,普及反诈知识,让更多人了解电诈套路,增强反诈“免疫力”。与此同时,山东还督促金融机构、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对本行业从业人员及服务对象深入开展反诈宣传,进一步提高宣传效果,筑牢全民反诈的铜墙铁壁。

全民反诈,打击要出重拳、下重手。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全链条重拳打击是必要的。近年来,山东在反诈方面打出“组合拳”,开展“云剑”“断流”“拔钉”等专项行动,破获了一大批大要案件。公安机关坚持防范反制、生态治理、行业问责“三箭齐发”,对省内涉诈黑灰产违法犯罪开展起底式打击、全方位清剿,形成有力震慑。同时,坚持“分类研判、分级处理、集中收网”打击策略,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

全民反诈,治理要聚合力、深扎根。电信网络诈骗的跨域性、隐蔽性,决定了治理不能靠单打独斗,更需要构建“政府主导、企业履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治理格局。山东省公安厅联合省委金融办、山东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等部门,建立起“公安、监管、行业、机构”四位一体联动机制、涉诈资金快速拦截机制。还利用大数据平台精准防控,构建“AI+大数据+人工”的闭环防控体系,事前重预防,通过“上门见面+人工电话+智能语音+短信提醒”,分级分类预警劝阻,对紧急高危人群持续关注,筑牢反诈“防火墙”。

反诈这门“必修课”,修的是警惕心,守的是一辈子的积蓄,护的是全社会的安宁。做好反诈工作,需要久久为功的韧劲、与时俱进的智慧,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真正筑牢反诈防线,让诈骗分子无处遁形。

(作者单位:德城区委社会工作部)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胥爱珍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

(作者:​德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