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水观澜 | “三拍干部”拍丢了什么?


唐剑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也要解决不懂装懂、自以为是的问题,防止出现拍胸脯、拍脑瓜、拍屁股的‘三拍’干部。”

近期通报的典型问题中,“三拍干部”并不少见:脱离实际、盲目跟风建设文旅项目;背离实际需求斥巨资在政务服务中搞“面子工程”;擅自扩大公共卫生间修建面积进行豪华装修等。“三拍干部”,拍丢了很多宝贵的东西。

“三拍干部”拍丢了党的形象。有一段顺口溜,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三拍干部”的丑态:“政绩是第一,一拍脑瓜一个亿;质量没关系,一拍胸脯没问题;追查别着急,一拍屁股溜大吉”。这些干部为了达到个人目的,习惯“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违背客观规律,不顾群众的长远利益,追求“短平快”的政绩,损坏了党的形象。

“三拍干部”拍丢了党的优良作风。“三拍干部”不从实际出发,也不从党的事业出发,更不从群众的利益出发,总是为了自己的“小九九”打盘算。“三拍”下的所有决策,脱离实际,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多是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半拉子工程”。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三拍”,是官僚主义作风,这种不良作风,会形成不良影响,挫伤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

“三拍干部”拍丢了政府公信力。“三拍”拍下的决策,是为树立个人形象搞的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这些所谓的“工程”,一般都打着为了群众、服务群众的幌子,却是在“作秀”、“造景”、“造势”。其恶果,既在当下,更在长远。不切实际的文旅项目、虚有其表的政务工程、过度奢华的公共设施,不是让人民的血汗钱打了水漂,就是留下了“豆腐渣工程”烂摊子,让党和政府的形象受损,让政府失去公信力。

“三拍干部”拍丢了做事良机。多数“三拍干部”都是机会主义分子。他们会紧跟形势,适时“做事”。只是所做的“事”,不顾客观实际,不听取专家和群众意见,不“摸着兜兜来”,而一味追求大。“政绩冲动”驱使下的拍板决策,一定是大干快上,盲目蛮干,会贻误大好的发展时机。

“三拍干部”拍丢了群众的信任。决策不深入群众,出现问题拍屁股走人,这样的人,群众凭什么信任你,听你指挥,跟你走?群众对干部的信任,会在一次次轻率决策、空头承诺、逃避责任中迅速瓦解。失去了群众信任,就失去了事业发展的根基。

“三拍”之害,祸在当下、影响深远。杜绝 “三拍干部”,既需要完善决策监督机制,以制度刚性约束“拍脑袋”的随意、“拍胸脯” 的盲目,堵住“拍屁股”的逃避,更需要每一位干部校准政绩坐标,把“为民造福”作为决策的出发点,把“实事求是”作为干事的落脚点,多问需于民、多问计于实,让每一次拍板都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唯有如此,才能让发展的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走得长远。

(作者为德州日报通讯员)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胥爱珍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

(作者:德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