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水观澜 | 为家长提供免费地铺是多赢之举

·

车横

9月1日,“兰大连续3年打地铺让新生家长免费住”的话题登上热搜,引发广泛关注。

据极目新闻报道,一名家长近日发视频称,因住宿资源紧张,兰州大学在该校体育馆等场馆设置了“临时住宿区”,为部分新生家长提供免费住宿。视频显示,体育馆内的床位、被褥,干净整洁。多名家长在评论区称,学校此举很贴心。这也是兰大连续三年为新生家长提供免费住宿。

又是一年开学季,高校迎新举措再成社会关注热点。家长千里迢迢送子女入学,住宿不便、开销增大,是许多家庭面临的现实难题。事实上,为新生家长提供免费地铺,并非兰大的首创,而是早已有之的现象。

对于家长在学校“打地铺过夜”,一些网友既感动又心酸,甚至认为父母没必要送成年子女去大学报到;还有网友认为,高校提供的住宿条件简陋、环境嘈杂,家长可能休息不好。

事实上,这种质疑很难成立。开学首日,家长去孩子读书的地方看一看,是人之常情,无关溺爱。高校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免费地铺,看似朴素简陋,却也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多赢举措。

以兰大为例,其榆中校区距离城区较远,当天回不去的家长难免会遇到住宿问题。学校周边酒店在开学期间价格猛涨,一晚数百元的住宿费对不少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开支。学校开放校内空间提供免费住宿,直接为家长省下住宿费,这是一种看得见的关怀。

虽是地铺,但并不简陋。视频中体育馆内床位整齐、被褥干净,家长反馈良好,说明学校并非简单应付,而是做了用心安排。据报道,校方严格划分男女区域,安排志愿者引导、保安通宵值守,并设置充电区、饮水区,保障安全与便利。有家长直言,“比几百元的宾馆舒服”。

兰大不只是为家长提供免费住宿,还针对新生开展了送一碗拉面、送景区门票等活动。这些举措既表达了迎新的诚意,也巧妙地将地域文化融入入学教育。新生通过一碗面、一张门票,能够更快地融入当地生活,了解地域文化。这种文化层面的“软接纳”,比简单说教更能培养学生的归属感和文化认同。

更值得肯定的是,兰大此举延续了多年,已经形成传统。这不再是临时应急之策,而是一种常态化服务。高校不仅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更应成为传递善意与尊重的地方。让家长在送别子女的关键时刻感受到学校的体贴,这种第一印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从更广的视角看,这种迎新措施促进了高校与地方的良性互动。高校联合本地企业和文旅部门共同开展迎新活动,形成了良好的校地合作模式。企业通过参与活动提升了品牌美誉度,文旅部门通过赠送门票培养了潜在游客,学校则丰富了迎新内容,实现了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教育的温度,往往就藏在一张地铺、一碗热面、一张门票之中。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汇聚成的正是大学的人文之光。在高等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这种以人为本、务实创新的做法,值得更多高校借鉴和学习。

(作者系德州日报通讯员)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黄晓龙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