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萌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活动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盛典虽已落幕,但“再看回放仍心潮澎湃”的共鸣久久萦绕,这既是对伟大胜利的致敬,更激励我们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在新时代延续民族荣光。
从阅兵的战旗方阵中,汲取“坚守信仰、矢志报国”的精神定力。受阅的80面抗战英模部队荣誉旗帜,每一面都是浴血奋战的历史见证,镌刻着“为民族解放而战”的坚定信仰。“刘老庄连”82名战士血战到底,“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正是“把一切交给党和人民”的信仰,让先烈们挺起民族脊梁。如今,战旗在天安门广场飘扬,这是对革命先辈的缅怀,更是对当代人的信仰洗礼。新时代的奋进之路,必然会遇到各种风险挑战,唯有像革命先辈那样坚守信仰、胸怀家国,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保持清醒、站稳立场,始终朝着民族复兴的目标坚定前行。
从阅兵的钢铁洪流里,汲取“自立自强、敢打必胜”的底气担当。此次参阅的国产现役主战装备覆盖陆、海、空、火箭军等领域,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其中“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打击范围覆盖全球,既展现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成果,也印证“强大国防是民族复兴坚强后盾”的真理。80年前,我国工业落后、装备匮乏,在侵略者面前付出巨大牺牲,而80年来,从“两弹一星”突破封锁到“大国重器”持续升级,从“小米加步枪”到“信息化作战体系”,每一步发展都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当前,面对国际竞争与科技“卡脖子”难题,我们更要以自强姿态,在核心技术攻关、产业升级等领域勇闯“无人区”,用创新筑牢安全基石,让“敢打必胜”的底气成为应对风险的信心源泉。
从阅兵的军民同心中,汲取“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磅礴伟力。阅兵现场,军人的威武身姿与群众的热烈欢呼交相辉映,生动诠释了“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深刻内涵。回溯历史,抗日战争的胜利正是全体中华儿女同仇敌忾、众志成城的结果,农民踊跃送军粮、青年争相上战场,亿万人民拧成一股绳,构筑起抵御外侮的“铜墙铁壁”。如今,这种同心传统仍是制胜法宝,脱贫攻坚、抗击新冠疫情、推进乡村振兴等重大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全国人民的团结奋斗。新时代奋进之路,更需我们传承这份团结精神,凝聚14亿多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形成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历史的胜利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点。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我辈唯有以坚定信仰锚定方向,以顽强自立筑牢根基,以万众一心共创明天,方能无愧先辈的荣光,谱写属于新时代的华章,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中永放光芒。
(作者单位:禹城市畜牧业发展中心)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尹晓燕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