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兆坤
近日,中央农办在宁夏组织部分省份召开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整治经验交流会,对推动农村高额彩礼综合整治落地见效作出部署。此次会议释放出国家将整治高额彩礼上升为系统治理行动的清晰信号,也提醒我们,该好好算算高额彩礼这笔让不少家庭负重前行、让乡村风气添堵蒙尘的“糊涂账”了。
这笔“糊涂账”,让人愁在一个“重”字上。彩礼本是礼尚往来、以礼示爱的象征,却在攀比之风中异化高涨,不少家庭因婚致贫、返贫。这笔“糊涂账”,还让人忧在一个“歪”字上。部分乡村重男轻女思想未彻底根除、适婚男女比例失调,加之养老制度存在短板,一些家庭便将彩礼当成了牟利的工具。这笔“糊涂账”,更让人痛在一个“滞”字上。功利化的婚姻观,不仅让婚姻关系变得脆弱不堪,甚至滋生出骗婚、买卖婚姻等违背公序良俗与法律规定的不良现象,严重阻滞乡村文明进步,削弱社会治理效能。
高额彩礼这笔“糊涂账”要算清,更要清账。近年来,我国已将婚俗改革纳入日程重点推进。从2019年至今,中央一号文件6次“点名”高额彩礼;《民法典》明确“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2024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正式施行。各地严格落实政策要求,彩礼上涨势头已得到有效遏制,群众也感受到移风易俗带来的可喜变化。
要让“清账”不留死角,既需要政策“限高”划定红线,更要为旧观念“拆墙”疏通堵点。
要靠新风打破旧俗。通过村规民约的软约束、红白理事会的巧调解,让“轻彩礼、重感情”的理念成为村民共识。德州很多乡村文艺队通过编排小品、西河大鼓、快板书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借助互联网平台唱响“天价彩礼害苦人”的道理,比单纯说教更能入脑入心。
要靠协同补齐短板。政府各部门要打破壁垒,攥指成拳,破解困局。民政部门要加强婚前辅导,防彩礼纠纷于未然;司法机关要亮出法律利剑,严惩借婚姻索财、骗婚等行为;市场监管部门要强化对婚介机构的监管,推动从业人员成为婚俗改革的宣传员、示范员。
要靠保障消除焦虑。要加强教育、就业、医疗、社保等优质资源在城乡间、区域间的合理配置,让“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让位于“制度养老”的安心;要大力发展乡村富农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让农村家庭不再将嫁女得彩礼视为改善生活的捷径。
整治高额彩礼是移风易俗的“关键一役”,当更多家庭卸下彩礼重负,既能释放消费潜力,又能让年轻人轻装上阵投身乡村建设;健康婚恋观滋养出的家庭,也会为乡村治理注入“家和万事兴”的温情底色。从这个意义上说,整治高额彩礼就是筑牢文明根基、激发振兴活力的“明白账”“民心账”。
(作者单位:宁津县融媒体中心)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胥爱珍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