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
近日,由市场监管总局组织起草的《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于9月24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新规将直击行业痛点,不仅是对外卖行业的一次规范升级,更是平台经济治理走向精细化、标准化的重要标志。
精准破题,直击行业痛点。近年来,外卖平台内卷式竞争导致商户被迫卷入“价格战”,部分平台通过复杂收费规则转嫁成本,甚至出现“卖得越多亏得越多”的情况。针对这一乱象,新规明确限定平台向商户的收费项目,要求公示费用构成并建立技术服务费下调机制,特别是对中小微商户实施费用减免,从制度层面斩断平台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 “黑手”。在食品安全领域,新规通过“一镜到底”定位视频、动态资质审核等创新机制,彻底封堵“幽灵外卖”的生存空间;针对订单高峰期商户 “爆单” 引发的服务质量波动,引入算法监测预警机制等。这些措施既可以保障餐品品质,又能够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
多方共赢,构建可持续生态体系。外卖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平衡各方利益诉求。新规在骑手权益保障方面迈出关键一步,不仅要求平台合理设定接单量上限、连续4小时接单后强制休息提示,更推动建立与劳动强度匹配的报酬机制,从根本上扭转骑手“拿命换单”的生存困境。这种“刚柔并济”的制度设计,既保障了骑手的休息权和收入稳定性,也为平台优化配送效率提供了制度指引。对于商户而言,新规通过禁止平台强制分摊促销成本、干预定价权,将竞争焦点从“流量争夺”拉回“品质服务”,为中小商户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新规通过整合食品安全、公平竞争、劳工权益等多维监管要求,推动形成多元主体共生共赢的行业生态。
标本兼治,推动行业治理升级。值得关注的是,新规不仅着眼于解决具体问题,更致力于构建长效治理机制。在平台责任方面,首次系统提出“依法经营、保障权益、维护公平、落实社会责任”的总体要求,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标准化管理框架;在算法治理领域,要求公开配送时间计算逻辑、嵌入天气交通等安全因子,推动算法从“效率优先”向“安全与效率并重”转型。这种从“事后监管”到“事前规范”的转变,体现了监管部门对平台经济规律的深刻把握。
外卖行业,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舌尖安全”,一头系着数百万从业者的生计冷暖。新规既是对社会关切的积极回应,更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跃。期待通过广泛征求意见进一步完善规则,让标准化治理成为提升服务质量、保障各方权益的“指挥棒”,最终实现消费者吃得放心、商户经营舒心、骑手工作安心的多赢局面。
(作者单位:乐陵市郑店镇人民政府)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张明昭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