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水观澜 | 民族之殇永世不忘


□李涛

近期,爱国主义题材电影《南京照相馆》《731》引发广泛关注。不少观众在观影后心情沉重,久久难以平静。影片将我们带回那个山河破碎、任人宰割的黑暗年代——十四年抗战,3500万军民伤亡;南京沦陷,三十多万同胞惨遭屠戮;731部队以活体实验施以暴行,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这段历史,让我们不禁扪心自问:若生于彼时,个人命运将如何?家庭又将何去何从?

历史永远不能忘记。它既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警钟。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作为今天的中国人,我们更应铭记那段民族受难、国土沦丧的痛楚岁月。它时刻提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有国才有家。如今和平安宁的生活,离不开党的正确引领和人民军队的忠诚守护。我们不再流离失所,不再任人欺凌,那段屈辱的历史,已被我们坚定地翻过。

先烈的意志,需要我们传承。他们如暗夜中的星光,以血肉之躯照亮民族前行的道路,挺起了一个不屈的脊梁。没有他们的奋不顾身,何来我们今天的安宁与幸福?作为党员干部,我们更应弘扬抗战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捍卫先烈尊严,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稳稳接过他们手中的接力棒,奋力跑好属于我们这一代的路程。

家国情怀,从来不是空谈。和平年代久了,或许我们已渐渐淡忘了饥寒交迫、颠沛流离的滋味。而今天的孩子有学可上、青年有业可就、老人有病可医——这不正是无数先烈为之奋斗的愿景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我们应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责担当,有一分热,便发一分光。更要重视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让他们明白:今天的中国不是凭空而来,而是从一片废墟中,由无数先烈的牺牲与一代代人的奋斗所铸就。要让爱国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复兴之路,吾辈当自强。世界并不太平,霸权行径时有发生,风险挑战仍在身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自当坚定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支持国防建设,弘扬爱国精神,做一个堂堂正正、奋发有为的中国人。让我们用实干与担当,贡献智慧与力量——只为历史的悲剧永不重演。

(作者单位:德州市委市直机关工委)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黄晓龙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