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水观澜 | 公交免费实现民生温度与城市治理的“双向奔赴”


□鲍文慧

10月15日至明年3月15日,德州中心城区继续实施公交免费政策,这已是该市第五年推行这项惠民举措了。这场覆盖85条常规线路、1300余台车辆、为期5个月的惠民政策,不仅是一次交通领域的创新,更实现了民生温度与城市治理的“双向奔赴”。

民生政策的生命力在于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德州公交免费政策的可贵之处,在于其始终锚定群众“急难愁盼”的现实痛点。对于跨区上班族而言,免费公交意味着每月近百元生活费的节省;对于开车出行的人来说,公交出行免除了找车位的烦恼。这种从“普惠性”到“个性化”的服务升级,源于政策设计中对不同群体需求的精准把握。这种民生政策的温度,正体现在这种“群众点菜、政府下厨”的精准供给中。

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在于数据赋能决策升级。与部分城市“一免了之”的简单化做法不同,德州将免费政策与智慧公交建设深度融合,构建起“数据驱动治理”的新范式。通过“扫码乘车”构建的客流监测网络,让每一次出行都成为城市交通的动态“探针”。基于这些实时数据,2025年中心城区新增3条线路、优化8条线路、增设66个站点,15路公交等热门线路通过智能调度实现运力与需求的动态平衡。这种“用数据说话、按需求调度”的治理逻辑,正是现代城市治理精度的生动体现。

公共服务的价值在于撬动系统性发展的新动能。德州公交免费政策的深层意义,在于其超越了交通领域的局限,成为激活城乡发展的“金钥匙”。在城乡融合领域,利用公交网络开通了多条客货邮专线,打通农产品进城“最后一公里”,带动县域特色农产品销售额增长;在文旅发展方面,开通了景区专线和观光巴士线路,串联起苏禄王墓、长河公园、董子风景区等景点。公交免费政策如同一条纽带,将城市各个功能板块紧密联结,形成了交通引领发展的良性循环。这些创新实践证明,公共服务政策只要找准切入点,就能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

当一座城市愿意为市民的“小幸福”买单时,收获的必然是整个社会的“大温暖”。德州市公交免费就是以民生需求为导向,让政策更有温度;以数字技术为支撑,让治理更具精度;以系统思维为引领,让发展更富活力。这项措施既是保障民生的稳定器,也是推动治理现代化的加速器,更是激活城市发展动能的催化剂,必将促进城市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和跨越。

(作者单位:平原县王杲铺镇中心小学)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张明昭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

(作者:​德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