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村授信 “贷” 动乡村蝶变!平原农商银行助力沂合庄走出 “党建 + 金融” 共富路

4月11日,在平原县王打卦镇沂合庄股份经济合作社的鱼塘边,村党支部书记王青田正指挥电工安装监控设备。“2023年,我们投资8万元,对原来的旧鱼塘进行了改造,前几天刚将河北景县买来的500斤鱼苗撒入鱼塘。”王青田指着波光粼粼的水面介绍。这个曾名不见经传的村庄,如今通过“党支部+合作社+金融”模式走出振兴新路。

2014年,王青田走马上任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那时,村里是出行难走的泥泞土路,每逢下雨,群众卖菜、孩子上学都无法行走,村外有4座失修塌陷的危桥。为解决当务之急,王青田先购砖24万块,将全村的大街小巷全部硬化,修好失修塌陷的4座生产桥,前后南北街安上了路灯,之后修建了村中排水沟,为村民免费改造65个旱厕、浇地540亩,为每个村民免费合作医疗100元等,累计投入70多万元,未让村民掏一分钱。村庄、道路、环境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全面提升,群众收入不断提高,村民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这些年,群众更加重视孩子的教育,村里已走出30多个大学生,其中博士4人。

改变的不止是村容村貌。面对传统种植结构单一的困局,2019年,王青田牵头成立沂合庄股份经济合作社,40多户村民以230亩土地入股。然而,建社初期50万元的流动资金缺口,险些让项目夭折。关键时刻,平原农商银行送来“及时雨”—— 快速审批发放 50 万元贷款,让合作社顺利流转土地、购置农资。

这笔“金融活水”激活了产业引擎:2021年至2023年,合作社先后投入90万元,建成10亩冷式大棚3个(种植黄瓜、西瓜)、12 亩冬暖式智能大棚3个(种植西红柿),配套自动卷帘、水肥一体化系统,年纯收入达15万元。每到采摘季,2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务工,妇女日薪80元、男工100元,土地分红从最初的400元 / 亩跃升至900元 / 亩,带动40余户家庭年均增收超万元。“收成好时,分红能到1000元 / 亩,村民不用外出打工也能致富。” 王青田说。

去年4月,合作社再获平原农商银行80万元贷款,其中20万元用于新建600平方米储粮仓库(容量100吨),破解粮食晾晒存储难题。“春耕农资采购、大棚扩建、鱼塘改造,哪一样都离不开农商行支持。” 王青田感慨,金融支持不仅解决短期资金缺口,更让合作社得以规划长远 —— 今年计划投资20万元购置农机设备、铺设村内柏油路,进一步提升生产生活便利度。

去年7月,村党支部又为老年人建设了幸福食堂,65岁以上的老人每周三免费午餐。同时,每年为这些老人过生日。对孤寡老人、贫困户,逢年过节都给予他们特殊照顾,为他们购买食物等礼品。“今年,我们准备投资20余万元购置农机设备,铺设村中柏油路,让老百姓生产生活更方便,进一步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沂合庄的蜕变,是平原农商银行 “金融 + 党建” 赋能乡村振兴的缩影。该行秉持 “服务三农” 定位,通过 “整村授信”“送金融知识下乡” 等举措,创新推出鲁担惠农贷、农耕贷等产品,优化 “无感授信、有感反馈、便捷用信” 流程。截至4月初,全县“整村授信”779个村,覆盖面达到93%;全行涉农贷款余额57.53亿元,较年初增加3.17亿元。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张国水 尚波 编辑|赵鑫玲

审核|杨光艳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