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乘电动车,一定要佩戴好安全头盔……”近日,在齐河县的大街小巷、公园凉亭处,人们常见到一群志愿者在向广大市民详细讲解安全知识,向过路群众赠送爱心头盔、反光安全带等物品,他们就是齐河县盔护平安青年志愿服务队。

这支志愿服务队从刚成立时仅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发展到如今在“文明交通”“金晖助老”“阳光助残”等志愿服务中做出诸多贡献,在全县引起了全民志愿服务热潮。
宣传头盔知识
增强市民安全意识
说起盔护平安青年志愿服务队的成立,还有一段不寻常的故事。这支志愿服务队的队长叫宣昆洁,是齐河县行知中学的老师。2019年11月28日,宣昆洁的妈妈在骑电动车时发生了交通意外。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她头部着地,抢救无效,不幸去世。这件事对宣昆洁打击特别大。为了避免这样的悲剧重演,她认为要大力增强人们骑乘电动车的安全意识,戴好头盔。于是,她发动成立了盔护平安青年志愿服务队,希望通过志愿服务增强大家安全意识。“不要再有人经历我曾经痛失至亲的心痛和遗憾了。”宣昆洁说。
盔护平安青年志愿服务队发展至今,目前共有104名志愿者加入。志愿服务队以暖心、精心、热心、贴心、爱心的“五心”服务意识,走上大街小巷,走进企业学校,利用节假日与休息日,开展常态化文明交通宣传,增强市民交通安全意识。
截至目前,盔护平安青年志愿服务队累计赠送出爱心头盔1600多个、反光安全带1400多条、反光贴800多个,多次配合交警部门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志愿服务,大大减少了齐河县电动车骑行者的交通事故和伤亡率。

拓展服务内容
不断扩大受益人群
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盔护平安青年志愿服务队不断丰富和拓展志愿服务的内涵,广泛开展爱老助老、扶残助残、关爱留守儿童等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低保户、五保户、独居老人、困境儿童是青年志愿服务队最牵挂的。他们以解忧、解烦、解闷、解难为目标,针对高龄、独居、失能、空巢老人等不同群体的特点,广泛开展生活照料、精神陪伴、文体健康等方面的志愿服务。他们结对帮扶晏北街道丁庄村89岁孤寡残疾老人于菊花,定期看望陪伴老人,帮助老人打扫院落、整理房间,并多次送去爱心物资。结对帮扶生活困难的老党员,定期看望并及时了解他们的生存情况,尽力为他们排忧解难。节假日里,还为他们送去爱心物资和慰问金。
除此之外,盔护平安青年志愿服务队还特别关心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一方面,他们关注留守儿童、困境儿童,通过“牵手关爱”与“希望小屋”等志愿服务项目,将爱心传递给需要的儿童;另一方面,为青少年志愿者成长搭建平台。他们积极组织有意义的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如生态环保、科技创新志愿服务等,受到青少年及其家人的欢迎与支持。
努力帮助部分困难群体减轻劳动负担、提高生活质量也是盔护平安青年志愿服务队不断努力方向之一。积极开展“关爱残疾人”志愿服务活动,结对帮扶残疾大学生孟金燕,为她送去温暖。志愿者们通过与孟金燕心贴心交流,倾听她的诉求,定期看望并送去爱心物资和爱心助学款,鼓励她继续发扬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孟金燕也多次向志愿者表示,有信心克服困难,刻苦学习,用所知所学来回报社会。
盔护平安青年志愿服务队还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志愿服务活动公告,进行公益宣讲,向广大人民群众倡导骑行佩戴头盔的文明出行新风尚,不断扩大志愿服务活动影响力和号召力,热情传递社会正能量。

形成榜样力量
引起志愿服务热潮
4月1日,齐河县在迎宾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家在齐河,文明有我‘文明1号’新时代文明实践集中活动日”启动仪式,要求群众自觉向盔护平安青年志愿服务队学习,积极做新时代的文明实践者。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齐河县决定从今年4月开始将每月“1日”设立为“齐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集中活动日”。全县105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同步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以文明实践促进社会治理效能提升,营造“全民志愿、全域志愿”的浓厚氛围。
全县各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队,以盔护平安青年志愿服务队为榜样,积极开展文明交通、应急救援知识讲解、法律服务、非遗体验等志愿服务活动,吸引广大市民积极参与。
鉴于盔护平安青年志愿服务队为社会所作出的贡献,该服务队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德州市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齐河县希望小屋儿童关爱项目爱心组织”和“齐河县扶残助残先进单位”。
由于热心公益事业、深怀为民情怀,为志愿服务社会作出突出贡献,宣昆洁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全省学雷锋志愿服务最美志愿者”和“德州市优秀青年社会组织骨干”。
宣昆洁说:“我们将继续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也希望更多的人加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中来,和我们一起传递社会正能量。”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孟志远 通讯员|左立部
审核|杨永峰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