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德州市“挂图作战2周年巡礼”集中采访活动启动

7月18日上午,德州市重大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指挥部“挂图作战2周年巡礼”集中采访活动启动。重大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同志、8家省驻德媒体和市属媒体记者参加了此次活动。

此次集中采访活动将深入多个项目现场:东风路跨岔河东大道立交桥项目、三八西路下穿京沪铁路项目、大学路东部地下管廊与地上设施一期、二期、三期项目。

东风路跨岔河东大道立交桥项目

岔河东立交桥桥全长约 564m,宽度 12.55m,单向 3 车道,南侧引道长 116m,匝道宽度 8.6m。截至目前,项目已完成围挡搭设、国防光缆、移动管线改迁、二次物探、配合水利局和电业局探测供水主管道和电力高压管线位置,现场桩基浇筑完成 12 根30%。

项目建成后,可以有效解决东风路与跨岔河东大道交叉口道路拥堵问题,为德州市高质量发展带来显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三八西路下穿京沪铁路项目

工程设计在京沪铁路里程K365+999.8(德州站北咽喉)处下穿,框架桥结构为6.5M-12M-18M-12M-65M,采用3-5-3扣轨和横抬纵挑法布置的工字钢架空线路顶进框架涵的方式施工。

主要包括框架桥、U型槽、路面、道路给排水、绿化、照明以及施工影响范围内的既有接触网、电力、信号、通信等设备的迁移、防护工程等。三八路西延实现贯通后,将极大程度缓解德州站东西两侧交通问题,对改善周边居民出行和促进德州市的快速发展意义重大。

大学路东部地下管廊及地上设施三期项目

东部地下管廊及地上设施三期项目建设总投资约10亿元,项目西起晶华大道,东至崇德三大道与一期相连,期间穿越京台高速和减河,全长约3.7公里,其中跨减河大桥长979米。建设内容主要为地下综合管廊、跨减河大桥、道路、排水、照明及绿化等地上设施。

本项目是连接天衢新区减河两岸的关键环节,也是德州至今规模最大的跨减河桥,建成后将全面提升北部产业区通行能力,为中心城区增加一条东西向交通大动脉,也为减河新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目前,已完成400米综合管廊、雨污水管道和主车道水稳基层施工,桥梁已完成施工招标并组织进场。2023年底前计划完成崇德一大道到崇德二大道管廊和道路工程,完成桥梁全部桩基工程,力争2024年底全部建设完成。

大学路东部地下管廊及地上设施二期项目

大学路东部地下管廊及地上设施二期项目西起高铁东大道(经九路),东至东外环,全长约 4.5 公里,目前已经建设完成 3.6公里。

大学路是设计为双向六车道、时速60 公里/小时的城市主干道,道路红线范围宽60米,是典型的三幅道路设计,有效实现了机车分离。同时该条路人行道采用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有效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

东部地下管廊及地上设施项目依托于德州市五条主干道路之一的大学路而建设,建成后将为德州市中心城区增加一条东西向的交通大动脉,有效改善北部交通路况,进一步完善东部城区路网体系,全面提升产业区通行能力。

大学路东部地下管廊及地上设施一期项目

大学路东部地下管廊及地上设施一期项目西起崇德三大道,东至高铁东大道(经九路),全长约5公里,是三期项目里建设最早的一个,目前已经建设完成4公里,仅剩涉铁段1公里正在建设中,计划今年全部完成。其中,地下综合管廊设计使用年限100年,结构宽6.3米、高3.55米,采取双舱形式,分为综合舱和电力舱。

地下综合管廊相比于传统的市政管线直埋具备较明显的综合优势,可更加集约、高效地利用地下空间,避免了传统直埋管线的杂乱无章的无序状态,有效解决了“马路拉链”和“空中蜘蛛网”的恶劣环境影响,实现了地下管线的集成管理、便捷维修和增值扩容,有利于提升城市形象,增加城市土地价值,为建设宜居城市、智慧城市提供了有力支持和范本。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王贺 刘振兴 编辑|高红岩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