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9日,烈日暴晒,走在路上脚底都觉得发烫。齐河县民政局党组成员、社会救助服务中心副主任鞠鲁江穿着志愿者的红色马甲,在齐河县卫生局家属院里来回巡视提醒居民注意车辆停放问题,几次下来,衣服都湿透了,社区工作人员都劝他歇歇,他却笑着说“没事没事”。
而这个说“没事”的人,前阵子也是在这个家属院里,为居民清理完房顶杂物顺着竹梯下来时,老化的竹梯突然断裂,他不慎摔下,造成头部及腰背受伤,幸好当时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这个家属院去年刚完成老旧小区改造,居民上了年纪的人偏多,为这个小区做志愿服务,就得耐心细心,啥事都多提醒多打招呼,把大家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你看,之前小区停车问题、杂物乱放问题都很突出,现在大伙儿自觉多了,小区看着也整洁舒服了。”鞠鲁江介绍,这个小区他每周都会来巡视2至3次。
同事们说起鞠鲁江,给他的评价是“爱较真的人”。从创城前期到包保小区查看整体情况、与小区负责人了解情况、与群众沟通并传递创城工作的指示精神及重要意义,到同创城志愿者们一同为小区打扫卫生、清理杂草,鞠鲁江干得一丝不苟,还经常和同事们讲:“咱们干还不够,还得多多发动大伙儿一起来参与,让大家形成良好的习惯。”
除了志愿工作做得好,鞠鲁江还将创城工作与民政救助工作相结合,带领大救助中心骨干人员多次到乡镇走访,了解应保尽保、临时救助备用金使用、流程再造后申请低保所需天数等情况,每次走访,均形成完整走访记录、会议纪要。他还先后组织了与银行的对接,实现银行发放困难群众补贴时加备注,做到救助金笔笔清楚明确,避免纠纷,维护民政部门良好形象。另外为困难群众免费开通救助资金到账短信通知功能,让困难群众第一时间知晓救助资金到账情况,保障好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他根据我齐河县困难群众实际主持修订了《齐河齐河县困难家庭收入核算办法》,制定《齐河齐河县城乡低保劳动力系数测算标准及代码表》,创造性地运用劳动力系数指标核算困难家庭收入办法,更好地开展困难家庭的认定工作,科学、合理、直观地核算困难家庭收入,使救助工作更加精准、高效;组织制定了《齐河齐河县民政协理员管理办法(试行)》《齐河齐河县民政协理员工资发放办法(试行)》将民政领域救助力量进一步推向规范化。工作的规范大幅缩短了群众办事的时间,截至目前,我齐河县困难群众申请低保和特困人员供养待遇最多仅需7天,急难型临时救助24小时内便可得到救助。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是一座齐河县城名片的争取之路,更是一座齐河县城文明的思考之路、探寻之路和发展之路,正是基于这种认识,鞠鲁江积极组织科室同事认真学习文件,围绕创建任务制定创建工作计划,并明确责任到人,加强平时工作督导和检查,有力地保障了各项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作为一名民政工作者,鞠鲁江表示他会继续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自觉把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转化为常态工作,持之以恒,为打造和谐、美丽、文明齐河奉献自己的力量。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孟志远 记者|钟伟 通讯员|齐祥红
审核|杨永峰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