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连续35度以上的高温天气,没能阻挡天许电子年产200万套医疗器械配件项目上工人们开工建设的热情。为按时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工人们不畏酷暑、坚守岗位,一派热火朝天繁忙景象。
这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得益于郑保屯镇商会的成立和发展。“不仅是这个医疗器械项目,鄃昶食品厂、西格润滑油、上海俊首特种纱等一大批优质项目‘纷至沓来’。”商会的成立,让鲁冀羊绒产业园负责人杜甲朋尝到了政企联合招商的甜头。“去年,郑保屯镇党委政府筹备成立商会,我是第一个响应号召报名的。我认为商会的成立,不仅可以招引更多的企业入驻园区,让园区发展更好,还能促进群众就业,带动群众致富,助力整个地方的经济发展。今年我们通过商会组织开展以商招商活动,获取招商线索50余条、洽谈跟进项目10多个,这些数据较往年都有了井喷式的爆发。”
把人才、线索、政策等资源共享整合,汇聚招商引资强大合力,营造“亲商、聚商、富商”的氛围,实现企业抱团取暖、规模化向好发展,是郑保屯镇成立商会的初衷和目标。今年以来,郑保屯镇坚持从发挥商会主体作用入手,依托鲁冀羊绒产业园,引导商会和园区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方面集聚智慧、牵线搭桥。截至目前,政商共赴河北、浙江等地开展外出招商活动7次,实现了线索共享、整合了招商资源、汇聚了发展力量。
与郑保屯镇商会一同成立的,还有商会党支部。商会行业党组织的成立,使得商会可以同镇党委政府一道,更加有效发挥其独特优势,及时掌握企业发展状况和诉求,主动为企业提供咨询、信息、技术、法律、经贸、金融等服务,切实把惠企助企政策转化为服务企业发展的“阳光雨露”。“栽下梧桐树,方能引得凤凰来。”郑保屯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凯表示,“作为连接政府和企业的纽带和桥梁,商会不仅让全镇民营企业有了‘娘家’和‘港湾’,更提升了营商环境这个‘软实力’。”
位于308国道与郑渡路交叉路口的兆巡年产300万套汽车滤清器项目,是郑保屯镇闲置资源再利用的典型。但在项目建设初期,准备工作不充分、政策不熟悉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困扰着项目进展。为积极帮助民营企业解决项目建设初期的“急难愁盼”问题,郑保屯镇商会主动靠前服务,积极联系政府和项目建设单位开展三方“会商”,用心用情解决了建设中的一个又一个难题。“感谢有了商会的搭桥牵线和政府的优质服务,才有了我们项目‘一天一变样、十天变大样’的快速进展。”项目负责人李今广表示。
招商引资提质增效、项目建设蹄疾步稳、营商环境更加优质,郑保屯镇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与日新月异的变化有目共睹:今年上半年,完成税收1249.7万元,实现财政收入680万元,同比增长225%,增长速度位列全县第一位,一个个前景广阔、附加值高、效益好的大项目、好项目正快马加鞭、全速推进……这些令人振奋的成绩,诠释了全镇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抓项目拼经济”的勇气决心,映衬了郑保屯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
“2023年是夏津县‘项目建设突破年’,更是郑保屯镇狠抓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攻坚之年。下一步,郑保屯镇将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发挥商会团结凝聚、共谋发展主体作用,力争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中创佳绩、立新功,为推动全镇高质量发展积蓄力量、增添后劲。”郑保屯镇党委书记姜振华说。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林振 编辑|王琳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