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完成土方开挖与桩基施工;
42天,实现ABC栋单体主体结构全部封顶;
53天,完成首栋单体室内外装修与机电安装;
105天,高效完成满足新生开学投用的建设任务。
从塔吊林立、机械穿梭的建设现场,到草木葱茏、希望满盈的巍巍学府,仅仅105天的施工周期,山东高速德建集团实现了一个“建设奇迹”。在这“建设奇迹”的背后,是全体高速德建人对“以德建树 以信取赢”核心理念的一次完美践行。
有诺必践,分秒必争
德州天衢新区德开小学明德校区项目从破土动工伊始,为了备战今年秋季新生入学,原定一年多的工期压缩了整整一多半,工期紧、任务重,很多业内人士都打起退堂鼓。
加之该项目作为承载天衢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工程,备受天衢新区社会各界关注,从施工图纸优化到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从施工方案编制到人、材、机资源统筹,处处都马虎不得。
面对这项重点民生工程,山东高速德建集团毅然选择迎接挑战,第一时间选派精干团队,没日没夜地扑了上去。
从选班组、找供应商,到订合同、组织人材机进场,从土方开挖、基础施工到单体封顶、装饰装修,每一个环节有条不紊、快速高效。
105天里,白天人机鼎沸,夜晚灯火通明。高峰期,几十台机械,近千名作业人员,24小时轮班,昼夜不歇。
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大部分管理人员近三个月未曾休假,深夜时分依然埋头于桌前,无论前一天多晚休息,第二天早上六点他们的身影定会准时出现在现场。
与时间竞赛中,现场安全管理也丝毫没有松懈,项目安全员们每日召开班前教育晨会,并认真落实三级安全教育,加强现场监督,确保安全生产与项目建设两手抓两不误。
攻坚克难,迎难而上
由于德开小学明德校区项目周围高层住宅小区林立,场地内部区域较为狭小,可开展作业面受限。
为克服阻力、解决难题,项目团队秉承铁军作风,坚持挂图作战、动态优化、节点清零。
一方面,每日召开安全生产进度专题会议与现场质量“碰头会”,对现场生产情况及时进行研判,有效解决各类制约进度、影响质量的问题隐患。
另一方面,“定岗、定责、定人”,制定“白+黑”施工方案,动态调整施工顺序,使得各工序有效穿插作业,并结合重要节点、进度计划的完成率,使用现金奖励、节点兑现的方式,极大调动了生产积极性。
该项目于今年5月8日开工进场,六七月份,正是他们抢工的关键时期,项目团队提前谋划,为合理调整工期做出了诸多努力。中高考前,他们抢出工期,限时穿插作业;雨季来临前夕,他们提前调配抽水泵,做好基坑支护检查;高温时,他们提前备齐防暑降温物资,合理安排工人限时作业,紧盯工人身体状况。
工期虽然紧,但质量必须保障。为此,项目团队通过头脑风暴与多次现场论证,提前策划装饰装修排版,吊顶、墙地砖排版,优化钢结构施工图纸,BIM技术贯穿始终,为后续施工节省了大半个月时间。
“为了孩子,再累也值”
“这项目事关咱们当地孩子们的教育,不管多累,都马虎不得。”连续近四个月的辛苦与坚守成为高速德建人对品质最有力的承诺。
在施工现场,每天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每一个关键节点和每一项重点工序,项目经理申宝宾总是亲自指挥,亲自监督,不敢有丝毫的松懈,生怕出现丁点闪失。
经常凌晨还坚守在现场,坚毅的身影下隐藏着疲惫的双腿,熬红了双眼的执行经理贾万帅总是用力地揉揉眼睛,告诉自己完成就要完美,这些都不算什么。
一丝不苟的安全负责人邱玉亮,每天从进入施工现场开始,便加强安全巡视检查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严格落实二次防护理念,加强人员安全行为管理,坚决不放过任何一个漏洞、不丢掉任何一个盲点、不留下任何一个隐患。
熬出“火疙瘩”的技术负责人刘善虎,白天穿梭在现场检查质量问题,到了晚上还要埋头在电脑前编写方案,总是忘记了吃饭,直到深夜饥饿袭来才匆匆泡面了事。
晒得黝黑的施工负责人毛俊超,脚步遍及施工现场的各个角落,小到挖电缆、挖管沟,大到土方开挖、主体施工、室外施工,他从未缺席,风雨无阻。
……
而今,德开小学明德校区已经开学,105天“抢成”的学校迎来近1500名师生的检阅,有效缓解了周边片区小学生就学问题,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它,已然成为德州天衢新区教体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耀眼新星。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胡兵 通讯员|王风林
审核|王贺 终审|杨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