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邑:好戏连台 为乡村文化振兴添活力

“现在有了‘村晚’,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丰富了。”9月11日,在临邑县理合务镇合润新村幸福“村晚”大联欢文化惠民演出现场,村民王灵燕说。演出现场气氛热烈,演员们表演得投入,村民们热情高涨,掌声此起彼伏。

今年8月底,临邑县全面启动幸福“村晚”大联欢文化惠民演出活动。该活动以“展示乡村文化、讲好乡村故事”为主题,计划9月底前演出80场次。演员阵容全部来自农村文艺骨干和文化爱好者,通过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形式,用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曲打造本土特色文艺节目,搭建展示农民精神风貌的平台,既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也促进了群众之间的情感交流。各乡镇(街道)的“村晚”还穿插进行理论宣讲、反诈骗宣讲、移风易俗宣传等活动,呈现出朝气蓬勃的乡村文明新风尚。

“通过‘村晚’系列活动,让群众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体验文化生活,真正提升基层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满意度,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我们希望‘村晚’能够成为凝聚村民情感、促进乡风文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良好载体。”临邑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庆刚说。

像“村晚”这样的群众性文化演出在临邑县还有很多。自临邑县启动“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村有好戏”两节四集四赛系列活动以来,农村文化生活得到了丰富和提升,有力推动了乡村文化振兴。“两节”就是农民丰收节、乡村文化旅游节;“四集”就是“黄河大集”春、夏、秋、冬四季4个大集;“四赛”就是“村篮、村足、村乒乓、村象棋”等群众体育赛事;“系列活动”就是“一村一年一场戏”、小戏小剧“群众演群众看”庄户剧团展演、齐鲁乡村文艺展演竞赛、乡村“山东手造”、乡村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等系列文化活动和“十送”活动。

“我今天不仅欣赏了非遗展演,还体验了采摘葡萄的乐趣,我们的乡村生活真是越来越丰富了。”9月9日,在临盘街道举办的“乐享秋收·共话非遗”葡萄采摘节暨非遗展演活动现场,前杨新村村民张玉霞说。该活动通过农特产品展销、文艺活动展演等方式,吸引了众多游客。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今年以来,临邑县已组织100场国家级非遗一勾勾专场演出,公开招标“一村一年一场戏”文化惠民演出已于7月17日正式启动,目前各类演出总计977场。临邑县还积极统筹协调38支公益电影放映队在全县429个行政村有序开展公益电影放映活动,将红色教育、乡村文化振兴、乡风文明等融入放映内容,通过电影下乡点亮乡村“夜生活”。截至9月中旬,累计放映公益电影5253场,累计观影26万人次。该县还组织了图书阅读、广场舞、秧歌、非遗体验以及棋牌类文化活动,真正展现农民精神新风貌、农村生活新变化、乡村振兴新气象。

“我们将继续发挥‘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村有好戏’两节四集四赛系列活动牵引作用,统筹抓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让群众当主角,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方面,实现‘村村有好戏’,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临邑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肖志勇说。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闫超 编辑|高玉梁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