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河教师“夫妻档”携手赴秀山 践行师者初心

自鲁渝教育协作实施以来,共有152名山东籍优秀教师来到重庆秀山支教、传经送宝,37名秀山籍优秀教师通过选派,赴山东相关学校开展学习、挂职工作。根据秀山2022年东西部协作工作安排,将持续以鲁渝感情为纽带,着力推进校校结对、教师示范引领、师资队伍提升等工作。

来自市齐河县山东师范大学东海实验学校的滕燕,在秀山县平凯中学支教,是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被重庆市人社局、市教委、市乡村振兴局、山东省协作重庆干部管理组联合表彰为2021-2022学年度鲁渝协作教育帮扶优秀个人。2022年2月,在齐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任教的丈夫蒋磊,也来到秀山县职教中心,从事教务处相关工作。

支教期间,他们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聚焦两地教育发展优势,不仅有真情实意,更有真抓实干。

同心同德 坚守教育初心

“从现在开始,我一定会履行所作出的承诺。”23年前,滕燕与蒋磊在齐河县晏城街道办事处大蒋村举行了婚礼,他们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与祝福下许下誓言、喜结连理。

“当初的承诺就是踏实工作、踏实生活,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他们一直从事教育工作,滕燕先后获齐河县“三八”红旗手、齐河县教育系统优秀党员、齐河县优秀教师、德州市教体系统防控疫情开学复课工作表现突出个人等称号;蒋磊除多次获德州市优质课一等奖外,还先后获齐河县优秀青年教师、齐河县优秀教师、齐河县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称号。

“报名支教前,最放心不下的是家中老人。”滕燕说,亲朋好友们主动站了出来,帮忙照料其家中老人,家中老人也极力支持他们支教。

支教之初,他们积极主动融入不同的教学环境,坚守教育初心,主动担当,通过学习交流、实践探索、问题梳理、经验总结等方式,为当地带来了先进的理念和经验,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较短时间内由“融入者”过渡为“参与者”。

真抓实干 促进两地教育共同发展

“滕老师,感谢您的谆谆教诲,我一定会努力学习,用优异成绩回报大家。”秀山平凯初级中学学生杨佳丽是一名留守儿童,因各种缘故出现了厌学情绪。通过滕燕的帮扶,她调整了心态,树立了信心,一门心思放在学习上。

“教育教学工作中,我采取的是放低姿态、拉近距离、用心观察、用心交流、及时疏导、氛围营造、积极鼓励等方法。”滕燕说,寓思想教育于教学之中是她教学的一大特色,除了精研教材、大纲外,她还把因材施教、巧设问题、延伸课外、素养提升作为教育教学重点。

目前,滕燕的支教工作已经结束,但她仍持续关注秀山教育发展情况,计划持续保持两地两校密切联系,不断探索秀山教育发展成功经验,进一步促进两地两校教育均衡高效优质发展。

2022年7月6日,齐河县职业中专到秀山县职教中心调研对接东西部协作工作,双方除各自分享职业教育成功经验做法外,还围绕打造职业教育东西协作共同体,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两所职业学校围绕的是‘秀山所需、齐河所能、互相协作、取长补短’原则,包括职教宣传引导、联合招生共同培养、专业共建、师资互派、教学资源成果共享、产业协作等内容。”蒋磊说,通过支教,他了解到秀山职教中心在办学思路、专业设置、课程改革、师资建设、产教融合等方面成效显著,为此,他积极与两地两校多方沟通,促成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与实施。

“支教工作不仅是教学理念的传递,更是一种情怀,一种使命。虽然支教生涯时间很短,我们会继续关注秀山,希望秀山教育事业发展得越来越好,祝愿东西部协作取得更大成果。”蒋磊和滕燕表示。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曹婷 边静 王新哲 张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