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近春节,缑延超放下繁忙的工作,来到齐河县晏城街道两户困难残疾人家中,为他们送去了两辆崭新的轮椅。同样坐在轮椅上的他,还不忘叮嘱对方有了轮椅要多出门走走,多接触社会。
37岁的缑延超是齐河县肢体残疾人协会主席,腰部以下没有行动力,轮椅就是他的双腿。在7年时间里,他累计捐出20万元,帮助百余名残疾人渡过难关,发起成立齐河县肢体残疾人协会,成为8000余名肢残人士的贴心人。因为贡献突出,曾获评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意外致残
用自信乐观弥补身体缺憾
缑延超是晏城街道缑庄村人。受《少林寺》等影视作品的影响,从小就对练武很感兴趣。12岁时,父亲专门为他找了一名教练学习散打、拳击。兴趣所在,尽管训练艰苦、教练要求严格,缑延超也从没有叫过苦喊过累。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全市大赛上拿到了名次,并因此进入山东省体育学院就读。入学第一天,缑延超就给自己定下了目标,一定要考进北京体育大学这座国字号体育类的最高学府,成为顶尖运动员,站上最高领奖台。
因为怀揣梦想,所以前行路上他一直动力满满。体育没有捷径可言,除了完成老师安排的各项训练任务,缑延超不断给自己加码,突破着身体极限。经年累月的训练,也磨炼着他的意志力。天赋再加上努力,使他很快成为同批次学生中的佼佼者。
天有不测风云。18岁时的一次意外,让缑延超两条腿逐渐丧失了行动能力。“一下子梦想、目标全没了,在床上躺了半年多,彻底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缑延超回忆,他不吃不喝,不接受康复训练,甚至想过一死了之。
父母和亲人不断地安慰他,连小他2岁的弟弟也整天变着花样逗他开心。“孩子不用担心,有爸爸在天塌不了。我们砸锅卖铁也能一辈子养着你。”缑延超永远记得父亲说过的这句话,但这并不是他想要的人生。
“生活还得继续,我不能靠家人的庇护过一辈子。”他开始说服自己,下床拄拐练习,并不断告诉自己,一定要战胜自我,活出个人样来。
在随后的日子里,他一路勇往直前,张开双臂拥抱着生活。他是全省第一批考取了C5驾照的残疾人,而后就开着车带着妻儿跟着朋友全国自驾游。在威海出差期间,他甚至一时兴起划着轮椅参加了当地举办的马拉松比赛,并以1小时50分钟的成绩震惊了所有亲朋好友。“想要乐观自信地告诉世界,我不是弱者!”缑延超说。

3次创业
全力以赴成就精彩人生
“我是一个爱折腾的人。”缑延超这样介绍自己,正是这种性格,他3次创业,最终成就了现在的人生。
2008年,缑延超身体状况逐渐好转,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带着3000元钱拄着双拐,偷偷跑去了日照投奔挚友,并拒绝告知家人他的具体行踪。“没有什么原因,我不想让他们为我操心。”他说。
他租住在大学城附近,靠摆地摊卖些日用百货过活。每天傍晚6点出摊,那时是冬天,身上裹一件军大衣,在刺骨寒风里一摆就是一晚上。也曾因为摊位位置,被其他商贩排挤。无论多难,他都在咬牙坚持。缑延超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次一个晚上营业额超过百元的时候,心里那份无法言说的成就感。“我找了个小店,要了两个热菜,一口气喝了两罐啤酒。”
半年后,父亲终于找到了缑延超,不由分说带着人,将这个不省心的儿子扛回了家。摆地摊的经历坚定了缑延超继续做生意的决心。他先贷款在齐河县城小试牛刀,开了一家驴肉馆,盈利后又转战济南匡山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做起了熟食生意。“当时一切都是刚起步,舍不得雇人,很多事情都得自己来。”缑延超介绍,每天凌晨3点起床,从上货、制作到最后的销售他都在亲力亲为。一次缑延超手拄双拐拖着货品装车,当他用尽全身力气想将货品甩到电动三轮车上时,不慎歪倒在了地上。凌晨时分的市场里寂静冷清,没有人能上来给他搭把手。望着散落一地的货品,想起自己经历的种种,缑延超终于忍不住哭起来,眼泪里有委屈、有不甘还有无尽的辛酸。
由于产品口味好质量过硬,很快缑延超的熟食生意就有了稳定的客源,随后规模扩大为3间门面房和2间冷库。担心哥哥辛苦,弟弟大学时就时长来店里帮忙,脏活累活一肩扛,只让缑延超看店收钱。但这一暖心举动,却让闲不住的缑延超难受了。“我不愿意闲下来,也不愿意被人照顾。 ”缑延超说,于是在弟弟大学毕业后,他将熟食生意全部交给了弟弟管理,自己再一次“扬帆启航”。
这一次,缑延超选择了保温材料行业,成立浩霖保温材料有限公司。既不是看好了行业市场前景,也没有相应的从业经验,入行全凭朋友的一句话“保温材料行业是一份送温暖的事业,是一种大爱”。看似草率的起步丝毫没有影响缑延超俯下身子在这个领域进行深耕,他重视新材料研发,还自己拄着双拐跑业务。很多客户感动于缑延超的精神,与他建立了长期合作。多年来他靠诚实经营、以质量取胜,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总资产已超过2000万元。

热心公益
7年累计捐出20万元帮助残疾人
在缑延超的办公室里,各种各样的证书挂满了整个墙面,在这其中,含金量最高的是由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颁发的“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
事业有成后,缑延超第一个想法便是回报社会。“我本身就是个残疾人,知道残疾人生活的不易,所以我有能力了一定要多为残疾人做事。”
家住齐河县晏城街道孟井村的孟金燕是他一直帮扶的残疾人大学生。孟金燕患有双足先天性畸形,家庭条件困难,但是她身残志坚,考上了山东协和学院。2020年孟金燕的左脚被检查出末梢神经病变,骨髓也已被严重侵蚀,医生建议截肢,但手术费用令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难以承担。得知这一情况,缑延超立即带着1万元现金奔赴医院看望,并许诺将一直提供资助直至孟金燕完成大学学业。
7年的时间里,缑延超累计捐出20万元,为齐河百余名困难肢体残疾人购买了轮椅、坐便器等用具。在多年的帮扶过程中,缑延超发现,只在物质上帮扶并不能真正带给残疾人内心的快乐和信心的提升,残疾人最需要的是获得融入社会的能力和机会。
在缑延超的推动下,齐河县成立了肢体残疾人协会,他担任第一任主席,并自掏腰包开辟专门办公室和活动场所。协会定期举办“感党恩、跟党走”主题活动,组织肢体残疾人走进县党员教育体验基地,参观农村党建博物馆,在多个乡镇组织召开残疾人自立自强座谈会,鼓励他们鼓足干劲向模范学习,努力去创造更美好的人生。还不定期开展技能培训,通过微信群汇集残疾人求职、招聘信息,宣传残疾人就业创业政策。在他的帮助下,30余名残疾人走上工作岗位,靠劳动养活自己,重获新生。
“我目前还接触了电商领域,希望通过电商直播帮助更多残疾人实现就业梦想。”缑延超说,“我想传递给残疾人一种信心和信念,真正的强大是自己内心的强大,想让他们看到感受到社会对残疾人的关爱,并把这种温暖传递下去。”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编辑|马乐
通讯员|刘光涛 丁向前
审核|王秀青 终审|杨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