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徐洪铎 尹滨 任静婉
佟家寨,隶属陵城区安德街道,是北方最常见的那种普普通通的村庄中的一个。千百年来,村子一直静静地横卧在广袤的华北平原上,历史经过这里时似乎也放轻了脚步,仿佛生怕惊扰了村子的宁静。
然而和上年纪的村民聊到40年前的“挖沟排碱”,他们瞬时眼光一闪,嗓门也不自觉地高起来:“那时,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争先恐后挖沟运土,和打仗冲锋一样!”“现在村前村后这些吨粮田,40年前都是白花花的盐碱地,全村4000亩地打的粮食,顶不上现在的20亩。”
王守纯夫妇在农田中取土样
你一言我一语中,这些老人又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在他们的零散讲述中,提到最多的人是一个“北京来的大科学家”,他就是我国著名的土壤学专家、中国农科院研究员王守纯。
“盐碱窝”来了个科学家
佟家寨,加上它周边的雨淋店、时楼、孙堤口等几个村子,曾经是陵县有名的“盐碱窝”。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我们这一片基本全是盐碱地,‘夏天水汪汪、春秋白茫茫,种一葫芦打一瓢’,粮食产量低,生活那个苦劲儿就别提了。”王守纯1973年到佟家寨安营扎寨治理盐碱时,现在的村支书徐玉周只有8岁,当时的他还想不到,王守纯等人的到来将给村子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王守纯与农民一起察看改碱后庄稼苗情
王守纯,我国著名的土壤学专家,长期致力于盐碱土改良研究。1939 年,21岁的他考入北京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大学毕业后开始涉足土壤分析研究、盐碱土改良治理等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参加了我国渤海湾北部盐碱土改良利用调查,并先后在河北、河南等地参与大规模的盐碱地治理工作。
王守纯与德州结缘,始于1970 年底。当时,王守纯随中国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下放”到德州。尽管此时他已是年过半百、头发花白的老人了,但没有休息几天,他就同科技人员和研究化肥的夫人一同去商河(当时隶属德州)、禹城等县蹲点。
1973 年,王守纯接受山东省科委的任务,又带领科技人员和夫人,到佟家寨片区的“盐碱窝”安营扎寨,并于1975 年正式在佟家寨和周边村庄片区建立了改碱试验区。1979 年,土壤肥料研究所迁回北京,王守纯任土壤肥料研究所土壤改良室主任兼德州盐碱土改良实验站站长。“六五”期间,他又承担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在陵县、禹城、平原3 个县探索实施不同的治理模式,主持了陵县试验区盐碱地综合治理与综合开发的研究工作。1983年卸任德州实验站站长后,他仍然时刻关注德州的盐碱地改造工作,直到1988年去世。
把家安在佟家寨
为了更好地治理盐碱地,王守纯干脆把家迁到了陵县,已经成年的儿子和女儿,也跟着一起来到了佟家寨,参加治碱工作。后来,儿子和女儿都留到了德州和陵县工作。
今年64岁的高云玲,1975年起担任佟家寨村的会计,有更多机会与王守纯打交道,加上和王守纯的女儿王晓明年纪差不多,对这家人非常熟悉。“王守纯老师非常淳朴,那么大的科学家、干部,一点官架子没有。”高云玲回忆说,在地里干活的间隙,王守纯和村民扎到一堆儿聊天,每次都主动掏出烟卷挨个分发。
在佟家寨,王守纯一家一开始住在村里的土坯房里。数九寒天,由于门窗不严,到处漏风,一刮风,床上、水杯里都是土。厨房是搭在院子里的一个小棚子,做饭炒菜都得低头弯腰。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年近六旬的王守纯,仍和年轻人一样,包了一个生产小队,经常晚上参加小队会,与村民一起研究生产上的问题,安排第二天的工作。1973年到1974年,陵县连遇大雨,佟家寨治碱片区被泡在水里,王守纯顶着倾盆大雨到田间观察水情,与村民一起开沟放水。
初到佟家寨,王守纯兜里总是揣着一个本一支笔,不时地写着。他热情地和村民聊天,认真记录当地百姓治理盐碱地的经验;空闲时经常到村民家中串门,嘘寒问暖,与他们交朋友。很快,“王专家”变成了“老王”,乡亲们对王守纯的称呼变了,心也靠近了。
“当时,我们这周围的几个村子都是连片的盐碱地,王守纯老师和其他专家一起,亲自上阵,带领各个村子挖沟排水,把土地整理成几百亩一方的方田,同时调来黄河水压碱。庄稼产量连年上升。”高云玲回忆说。当时不论男女老少,按生产队分成几个片区,挖沟、运土,干得热火朝天。自己虽然已经当了会计,但当时也积极跟着下地干活,“几百人一起挥锨铲土、喊着号子拉车,互相比着干,场面非常壮观”。
农民改碱积极性高涨,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
在陵县,王守纯提出了以水为先导,挖肥为核心,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治碱方案,坚持旱、涝、盐、碱、瘠综合治理方案,后来在山东全省推广,成效显著。由于这一突出贡献,1978 年,他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并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山东省科学大会奖,“鲁北内陆平原盐碱地综合治理的研究”成果也获得了1980 年农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
人民心中铸丰碑
在王守纯和同事们的辛勤工作下,陵县全县盐碱地治理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有关部门统计显示,1976年时,全县有54万亩盐碱地;1991年,这个数字减少到了十几万亩;盐碱集中治理片区的粮、棉单产,由1978年前的 110. 5公斤和11公斤,分别增加到700多公斤和 60公斤左右;农民人均纯收人由1978年的43 元,增加到600元左右。
改碱成功后的丰收景象
万顷盐碱地变成了良田,王守纯却积劳成疾。1988年4月,在去人民大会堂参加第七届全国人大会议的途中突然病倒,经检查确诊为肺癌,癌细胞已扩散到全身,因医治无效,于1988 年4 月20 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0 岁。临终前,他叮嘱儿子将骨灰撒向那茫茫“盐海”。同年7 月,国务院授予他“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当月,国家决定大规模开发治理“黄淮海”。
王守纯长眠在了陵县的土地上,他致力于治理的那片盐碱地,已经成为高产的“吨粮田”,再也看不到一点盐碱的痕迹。但人民没有忘记他,在他逝世3 周年之际,在他工作过的“盐碱窝”——位于佟家寨和周边几个村子的陵县改碱试验区内,陵县县委、县政府为他立了一座汉白玉的纪念碑。碑文里写道:
“1971年,守纯先生带领土壤研究所科技人员来陵县,艰苦奋斗18年,取得巨大成绩,立下卓著功勋,并探索出一条改良盐土的新途径,对我国黄淮海平原以至整个盐碱地的治理开发产生了深远影响。
守纯先生在40年的科研生涯中,不计名利,勤于钻研,勇于开拓,身患重病还坚持到陵县试验区视察指导,不愧为农民的良师益友和陵县科技兴农的功臣。”
2018年,我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感动德州人物和最具影响力的事件评选活动揭晓,王守纯入选感动德州40人名单。王守纯倾其所学,造福一方,德州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编辑丨张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