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德州正月里的文化事

特约撰稿人  王德胜

德州因黄河而名,因运河而兴。农耕文化与商业文化碰撞,男耕女织与五方杂居融合,表现在过年的习俗上,就是风格迥异,多姿多彩。民间有个俗话:“西南的杠,东北的鼓,要看花灯到处有。”基本囊括了老德州正月里那些文化事。

上世纪60年代临邑县乡村文艺演出

上世纪50年代的企业演出队伍

西南的杠

“西南的杠”是指武城、夏津一带的民间舞蹈花杠舞。最有名的是武城县南屯的花杠,当地有“东屯的家鼓,南屯的杠,杨庄的扎彩匠”之说。

花杠舞最初形成于迷信祭神活动中,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迷信的色彩逐渐消失,而这一喜庆的表演方式得以保留下来,成为老百姓过年的文化大餐。

传说明弘治年间,武城南屯一带久旱无雨,庄稼枯萎,百姓把庙内关老爷抬出曝晒,祈求降雨,不久天降大雨,庄稼复生,百姓没有感恩关老爷,却说成是玉皇大帝的长女“大仙姑”显灵,为报仙姑显灵降雨之恩,修庙祭祀,每年四月十八,人们抬着花篮到大姑庙前表演,抬花杠便由此衍生而来。

当年,祭祀队伍由三路人马组成:第一路,纸人纸马,东屯的家鼓开路,几十里鼓敲得震天动地,鼓点变化多端,七十二番,真假两套。第二路,南屯的杠,十八台,每台两人抬着,行进中做出扭、颤、转、滚等带有杂技性的动作。第三路,压阵的是纸神,“开路鬼”手持大刀,走在前面,“亡灵官”骑高头大马押后。“大姑神”出巡(即花杠),要转四五天,最后一天在娘娘庙前把“大姑神”发了(烧掉),才算结束。

到了清代,抬花杠摒弃了原来的表演方式,形成了以南屯村为轴心的联合抬花杠队伍。抬花杠的舞步、动作及表演套路也进行了规范。

解放后破除迷信,拆除了大姑庙和娘娘庙,祭祀不再。抬花杠由祭祀专用舞蹈转化为倍受人们青睐的民间艺术形式。

1979年县文化馆对抬花杠进行了发掘整理和艺术加工,在德州地区文艺汇演中获优秀节目。1992年抬花杠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山东卷》,成为国家艺术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后来列入山东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每到正月里,武城抬花杠成为元宵节上最受欢迎的节目。

东北的鼓

“东北的鼓”,是指陵城区、宁津、临邑一带的鼓舞,如陵城区的蹦鼓,临邑的旋鼓、扇鼓,宁津的弹鼓,夏津的家鼓等,更有遍布乐陵、临邑、陵城区、宁津的鼓子秧歌。每年一进腊月门,村子里主事的就开始张罗,拉队伍、编花样、反复练习,为的就是把邻村比下去,来年给村子整个好彩头。

蹦鼓舞是从宫廷舞蹈发展为广场舞蹈的,艺术价值很高,自元朝流传至今,已有700余年历史。既能与其他秧歌组合成大型表演,又能独立出来进行表演。蹦鼓舞有着与其他秧歌不同的特征,它以蹦跳为主,舞者不是把鼓系在腰间,而是把手套进两端都钉在鼓帮上的皮带里持鼓。

德平大鞅歌起源于元朝,扭鞅歌的通常由四把伞带领四个鼓子及众多角色组成,由伞头带领鞅歌队跟随鼓点,演练阵势。演唱的可唱小段及整本的鞅歌唱词,演唱内容寓教于乐,通俗易懂。每年的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晚上,联灯的村庄沿路布灯,午夜不休。

鼓舞除武城、夏津的家鼓外,其他鼓舞中有一个共同的领舞道具“伞”。“伞”和“鼓”只是在动作上有所不同,其风格特点与鼓子秧歌相类似。

旧时的鼓子秧歌是一种祭祀仪式,每年的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是闹秧歌的高潮。其中,每年正月十四称鬼节,人们到庙上去祭奠祖先,在和尚做完法场后,则打起鼓子,谓之祭祖。正月十五称人节,庆贺一年丰收的节日,打起鼓子,跳起秧歌,谓之贺喜。正月十六称神节,人们祈求神灵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也跳起鼓子秧歌。另外,祭奠秧歌队前要有“插路灯”引路,把松籽砸碎,放在油中浸泡,棉纸包好,点燃照明,后边要有些撒纸钱的、撒小米的,这些仪式都带有迷信色彩。

关于鼓子秧歌的历史渊源有不同说法,其中较多的是:宋朝时候,黄河泛滥,河南省西部百姓迁徙到德州一带,在庆贺收获的第一次劳动果实时,人们把筛箩、锅盖、打场棒、汗巾舞动起来,形成后来的鼓子秧歌。

要看花灯到处有

“要看花灯到处有”,说的是花灯舞在德州分布广泛。

老德州有个说法:“三十的火,十五的灯。”每到过年,人们便开始制作各式花灯,从初一到十五,走出家门自动聚集在一起,唱着当地的民歌,跳着老祖宗传下来的舞步,表达心中的喜悦和希望。这里面,有宁津的荷花灯、平原的七巧灯、德州市的云灯、临邑的扇灯、齐河的绣球灯、乐陵的莲花灯和摇葫芦等等。

不同的花灯舞表现形式不同,动作风格也各异。如乐陵的莲花灯舞唱词优美,动作轻柔,走着简单的舞步,边唱边变换各种队形、造型。宁津的荷花灯制作精致,花色绚丽,花朵逼真,能张能合,造型图案别致,舞姿翩翩。

这其中,尤以齐河的绣球灯舞动作刚劲有力,气氛热烈奔放。绣球灯舞有300多年的历史,它起源于齐河县祝阿镇官庄村,并流传至济南长清、北园一带,民间一直有“绣球灯舞哪最佳,要看绣球到官庄”的说法。

清代康乾时期,每到过年,官庄村民便纷纷表演社火。村子里有位扎彩艺人叫徐东文,手艺很高,他做的花灯是大集上最抢手的年货。除夕晚上在花灯内点上蜡烛挂在门口,表示喜庆。这年,他做了一对绣球灯,让两个儿子在社火上表演,灯舞起来通明光亮,如流星,似云朵,令人叫绝,煞是威风好看。后来村里办社火,绣球灯舞成了主要节目,由原来的两人,发展到四人、八人。

1759年村里出了位武秀才叫徐久诚,指导着把武术动作融入灯舞之中,动作刚柔相济,豪放优美。1763年,村里的文秀才宋武烈指导着用灯摆成“天下太平”“天下一品”的字样,表达愿望的效果更加明显,这时的灯舞已形成一套完整的舞蹈、武术套路。夜幕降临,在锣鼓声、唢呐声、鞭炮声汇成的交响乐中,燃着蜡烛的绣球灯舞动起来,气氛热烈奔放,无论怎样表演,球内的蜡烛始终朝上,烛光不灭。

德州因漕运而兴,州民由漕运而富,各业依漕运而旺,老德州的文化年,也集中体现了漕运基因。

始于明朝的北厂狮子,乘运河漕船而来,以剽悍、凶猛著称。当年乾隆南巡过德州,北厂的舞狮和小锅市的高跷都曾出城迎送。德州城乡的舞狮多由北厂传授,表演的时候,北厂狮子挂白胡子,有“狮子老会”之称。

德州跑驴,源于明洪武年间,据说是随着漕船由通州传过来的,当时每年三月开漕、十月停漕,都要表演。其他诸如武城的“标字旗”、平原的“牛斗虎”、禹城的“二人摔”、乐陵的“轧蔑子”、宁津的“小风流”、夏津的“棒锤舞”等等,也各具风流。

编辑丨张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