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陵郑店镇:村村有项目 致富有门路

4月19日中午,在乐陵市郑店镇振兴新村的幸福食堂里,28位老人围坐在桌旁,有说有笑,准备用餐。“每天都有两菜一汤,吃得好,还免费。”村民连连夸赞赶上了好时代,过上了好日子。

村民的好日子,不仅仅是老人吃得好,在振兴新村樊屯村的箱包生产车间,60多名留守妇女实现就业。

振兴新村下辖5个自然村,樊学彬自担任振兴新村党委书记后,统筹樊屯等5个自然村的资金、资源,通过盘活村内老旧学校土地资源,建设厂房,引企进村,成立箱包公司。

“我的工作是箱包打样,每个月能拿到3500元左右。现在工作也不累,就在村里,很方便。”村民马文英说。

“不仅村民有收入,村集体通过租金和分红收益,一年的经济收入也达到50万元。”樊学彬介绍。

近年来,振兴新村在樊学彬的带领下,成立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开展糯玉米种植,后又设立假发“共富工坊”,先后吸引附近100余名村民就业,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坚强的基层堡垒是乡村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郑店镇党委书记赵世昌表示,郑店镇建立健全村后备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按照“公开民主、择优竞争”的原则,一批像樊学彬一样的致富带头人、自然村党支部书记进入行政村“两委”班子,成为激活乡村发展的新引擎。目前,郑店镇形成了“支部引领+能人带动+产业发展”的乡村振兴新模式,全镇12个行政村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产业。

抢抓我国宠物饲草缺口大、市场前景广的机遇,光明新村发展牧草种植,每年苜蓿等宠物饲草还未收获就已经被预订一空,年产值达1300万元;朝阳新村留守人员多,建起服装加工厂,解决了附近妇女就业,今年的订单已经排到了9月,大家有活干,腰包也越来越鼓。

赵世昌表示,郑店镇不断吸引人才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按照“一村一特色”的发展思路,用好本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目前,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达50万元,形成“企业发展、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三方共赢的发展局面。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编辑|于春芝 通讯员|苏涵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