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一段时间,天津市肿瘤医院肿瘤放疗科主任医师赵路军就会来到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坐诊。“我的从医之路是从德州开始的,现在每个月回来坐诊,就像回家一样。”赵路军说。
今年55岁的赵路军,出生在平原县张华镇。1991年,从潍坊医学院本科毕业后,他来到德州市肿瘤医院工作。
德州市肿瘤医院1985年建院,是省内最早的肿瘤专科医院之一。“我刚入职时,医院挂着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协作医院、天津市肿瘤医院协作医院的牌子,北京和天津的专家常来指导工作,这家医院有着京津医疗协作的基因。”赵路军介绍。
入职后,随着接诊的病人越来越多,一个个难以解决的疑难杂症也摆在了赵路军面前。看着患者和家属那从期望到失望乃至不甘的眼光,赵路军体会到了深深的无力感。
那时,互联网远没有如今这么发达,获取学习资源的途径也很单一——订杂志、买书。“当时我订过外文杂志,但是每次杂志到我手里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半年以前的,根本跟不上国际最新的医疗理念。”赵路军回忆说。
“必须进一步提升自己了。”1999年,赵路军决定考研。当时,孩子尚且年幼,在造纸厂工作的妻子刚下岗不久,他的收入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但家人仍给了他全力支持。
赵路军把目标定在了有着“中国最高医学殿堂”之誉的北京协和医学院。整整一年的时间,他每日挑灯夜战,而对于放下多年的英语,更是“从ABC重新开始学”。
“挥洒的汗水有多苦涩,浇灌出的成功之花就有多鲜艳。我是幸运的。”赵路军说。2000年,他成功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攻读硕士学位。两年后,成绩优异的他转读博士,并于2005年获得肿瘤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他受美国密歇根大学邀请,赴美进行博士后研究。
2007年,赵路军学成归国,就职天津市肿瘤医院。身在天津,但他始终没有忘了德州。“每次回德州,我都会到德州市肿瘤医院与大家研讨院里的疑难病例。难于医治的,我还帮着协调转院去天津。”赵路军说。
2010年,德州市肿瘤医院合并到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搬到运河岸边的新址。
如何快速提升医疗水平?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寻求与天津市肿瘤医院合作,赵路军作为重要的推动者,全程参与。
2015年,德州成为山东省唯一一个列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城市。政策如春风,让医疗合作驶上快车道。当年10月,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挂上了天津市肿瘤医院德州分院的牌子。
赵路军(左一)为患者分析病情
紧接着,赵路军作为首批专家来到德州出诊。自此,每隔半个月,就有五六位天津市肿瘤医院的专家到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坐诊。同时,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各个科室的主任、副主任陆续到天津市肿瘤医院各个科室跟岗学习,新入职医生也要到天津市肿瘤医院进修学习半年到一年。“这相当于全院的医疗骨干在天津市肿瘤医院作了一次轮训,提升了整体医疗水平。”赵路军说。
如今,谈起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发展进步,赵路军非常自豪。“医院肿瘤综合诊疗水平全市领先,在全省、全国的影响力逐年扩大。现在,德州的肿瘤学术组织基本由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牵头,这跟整个学科水平的提升是分不开的。”赵路军说。
“家门口的医院越来越强,老百姓就近得到优质诊疗,这符合国家分级诊疗政策。”赵路军说,协同发展,最终的结果是“多赢”。
今年3月,由赵路军参与发起的“大医万里行”活动来到德州,天津市肿瘤医院与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开展联合查房,提升肿瘤规范化诊疗水平。
目前,赵路军在中国抗癌协会、中华医学会、中国老年学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等学术组织担任职务。组织学术交流活动时,每当有合适时机,他都不忘推介德州。
在赵路军看来,借势京津冀协同发展,德州整体医疗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他说:“未来,希望德州在设备投入、人才建设上加大力度,把品牌打出来,把名声做得更响,不仅让德州的老百姓获益,还造福更多的周边老百姓。”
赵路军回忆,在德州市肿瘤医院上班时,他和几位要好的同事有一个理想——把德州建设成鲁西北冀东南的肿瘤医疗中心。“现在看,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让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加强了医疗协作,共同努力之下,我觉得这个目标越来越近了。我盼着这一天早一点到来。”赵路军说。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高红岩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