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河县公共法律服务进社区:“普法摊儿”摆进31个社区

“调解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吗?”“我新买的房子还没有居住,还需要交物业费吗?”8月19日上午,齐河县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志愿服务队走进晏城街道友谊、永祥社区“摆摊”送法,群众纷纷抛出法律问题,律师现场解答。

据了解,近年来,齐河县司法局以满足社区群众多元化法律服务需求为目标,推动公共法律服务资源下沉,采取“摆摊设点”的方式送法到全县31个城市社区。

前期,齐河县司法局组织成立7个调研组深入全县31个城市社区进行调研,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了解等方式收集社区及群众意见建议100余条。在充分了解民意后,以每周四固定法律服务“诊点”的形式,在各城市社区定期更新法律“诊点”值班表,公布律师专业专长、“诊点”时间地点等信息,精准延伸服务末梢至居民家门口,让居民不出小区就能解决法律困惑,打通供需对接“内循环”。

为保证法律服务质效,齐河县司法局组建2支公共法律志愿服务队伍,分别为由全县42名执业律师组成的普惠性、公益性的律师志愿服务队,和由公证员、援助律师、公职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和专职人民调解员等组成的公共法律服务志愿服务队,为全县惠民特色公共法律服务“诊点”注入专业力量。

2023年9月份,某小区1 楼业主因下水道反水导致其商铺地面被污水浸泡,更换瓷砖后将该单元 26名1楼以上业主诉至法院,要求分摊维修费用,引起其他业主强烈不满。律师志愿服务队接到被诉业主的法律帮助诉求后,考虑到该案当事人众多,且涉及居民切身利益,为顺利化解该纠纷,值班律师任文波当日便仔细核对证据,提供专业法律意见,经两次审理判决,成功帮助26名业主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从2023年4月首场法律“义诊”至今,公共法律志愿服务团队每周四风雨无阻准时到社区法律“诊点”坐诊,为前来咨询法律问题的群众奉上免费“诊疗”。与此同时,针对社区居民因邻里矛盾、婚姻财产纠纷等有可能导致矛盾激化的问题,法律“诊点”及时启动预警机制,进行精准“分流”,同步在社区内设置纠纷调解室,能当场解决的当场进行调解;不能当场解决的引导居民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合法权益,真正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除此以外,围绕重大节日、主题宣传日、重要法律法规颁布日等时间节点,齐河县司法局确定公共法律服务进社区活动主题,结合重点法律法规宣传任务,每月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公共法律服务进社区主题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特色法律服务。

目前,齐河县公共法律服务进社区项目已实现全县所有城市社区全覆盖。自2023年以来,已开设公共法律服务社区“诊点”82场次,解答群众咨询2000余人次,开展法治宣讲77场,调解案件110件,累计服务群众15万人次。

“今后,齐河县司法局将继续加大法治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将法律知识和法律服务送到市民身边,为构建法治社会贡献力量。”相关负责人表示。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孟志远 记者|王岳琪 通讯员|刘丽萍
审核|钟伟 终审|尹滨


(作者:​德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