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十六届七次全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为全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会议对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提出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生态文明基础制度建设,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机制。”10月18日,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岳红星表示,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将不折不扣抓好市委十六届七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上争当排头兵,全面推进美丽德州建设,坚持不懈向“绿”而行,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德州新篇章。
今年1月至9月,全市6个主要河流国控断面全部达到地表水Ⅳ类及以上标准,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为66.7%。水环境质量指数5.27,列全省第4位;同比改善1.3%,列全省第4位。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36,PM2.5浓度为38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61.7%,同比改善11.9个百分点,列全省第1位。土壤环境总体安全可控,未发生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聚焦顶层设计,构建“大环保”生态环境治理格局。围绕深入贯彻市委十六届七次全会精神,不断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市级层面成立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委员会,实行书记、市长“双主任制”,设立14个专业委员会,明确主要职责和工作规则。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实行实体化运行,负责日常工作统筹协调及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等工作。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委员会定期召开全体会议,总结和部署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研究审议、协调解决全市重大环境问题,建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生态环境治理“大环保”格局初步形成。建立市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大气污染监督帮扶机制,形成从源头到末端,精细化管理的闭环治理模式,逐步构建起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聚焦体制改革,提高队伍凝聚力战斗力。按照中央、省有关要求,实施市县两级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治理体制,全市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顺利完成,生态环境部门的定位更加清晰、管理更加顺畅,为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聚焦试点创新,全力推进环保产业快速发展。一方面,乐陵市、齐河县、天衢新区先后获批国家和省级EOD试点。今年8月,陵城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及康养垂钓小镇EOD建设项目顺利列入省级环保金融项目库,同时力争德城区大运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产业开发项目列入国家EOD项目库。另一方面,景津装备、格瑞德集团、福航新能源、正朔环保、永锋资源、汇胜集团、德派克纸业、汉源绿色能源等8家企业成功入选全省环保产业百强。陵城区环保管家、齐河鲁金环境医院、乐陵市循环经济示范园环保管家入选省级试点,共获得省级奖补资金140万元。德州高新区、乐陵循环经济示范园、齐河经济开发区等7个园区获批建设省级生态工业园,其中,德州高新区和乐陵循环经济示范园已顺利通过省级验收,正式命名省级生态工业园,共获得省级奖补资金400万元。景津装备和中科华鲁土壤修复产业研究院顺利入选省级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试点,获得省级奖补资金50万元。
“下一步,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中向好,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让德州的天更蓝、水更清、土更净、环境更优美。”岳红星表示。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董天力 通讯员|霍林志 编辑|梁思佳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