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向上,时代向前。
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深情寄语当代青年: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
在德州,越来越多的青年创业者把理想“种”在土地上,他们立足当地优势发展新农业,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拓展出乡村经济新业态新模式。
当青年遇上乡村振兴,迎难而上才是青春该有的模样。近日,记者走近这群“青年农匠”,听他们讲述在乡村“造梦”的故事。
“养虾达人”段维新——
用好科技手段,育“高值”南美白对虾
段维新正在向虾池里撒肥水剂
放弃了安逸的城市生活,毅然回乡接手父亲的养殖合作社,并大胆尝试草鱼套养南美白对虾模式,将特色水产养殖办得风生水起,他就是庆云海天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段维新——一位年仅22岁的“养虾达人”。
5月5日,见到段维新时,他正在忙着给塘里的虾肥水,黝黑的脸上透出一股朴实、刚毅、自信的神情。
2017年,还在山东理工大学读大二的段维新,做了一件令所有人吃惊的事——辍学回乡搞特色养殖。彼时,父亲已经在水产养殖业摸爬滚打了多年,并于2014年引进试养南美白对虾。但由于缺乏相关技术,下到虾塘的虾苗成活率不高,损失惨重。段维新想打破这种困局,在现代农业这个大平台施展抱负。
放眼全国,养殖南美白对虾的人太多了,段维新一个门外汉,能否在这个传统养殖项目里玩出新花样?在对市场进行一番考察后,他运用在互联网上学到的知识,大胆使用新思路、新模式。首先将过去总占地面积400亩、2个大虾池的养殖基地,重新划分为17个小虾池,进行精细化养殖。其次,高薪聘请资深技术员,让专业人干专业事,从虾苗选购到饵料、药品等,层层把关、严格筛选。
4、5月份是南美白对虾养殖中最忙碌的时节,为了提高虾苗成活率,接手合作社的第一年,段维新几乎全天都守在基地。“养虾不比养别的,一旦虾池里的水含氧量不足,对虾就会大量死亡,天气炎热时更为严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段维新每隔几个小时就要去虾池边检查一下,天天如此,不分昼夜。
在他的努力下,第一年养殖的南美白对虾每亩收获近400公斤,但因前期水没肥好,导致对虾个头偏小,价格上不去,每公斤只能卖到40元,最终年盈利仅有60余万元。“虽小有收获,但并未达到预期效果。”段维新说。此后,他不断通过自学和拜师学艺,终于摸索出一套适合本地气候的养殖方法。
先富起来的段维新不忘乡邻,带领周边农户共同致富。自他接手后,合作社社员收益较此前增长50%。合作社先后被认定为南美白对虾无公害产地、省级示范社、省级健康养殖示范场等,带动水产养殖户70余户,提供就业岗位百余个。合作社生产的南美白对虾除供应本地需求外,还远销北京、天津、青岛、烟台等地。
眼下,段维新选购了4批、共计450万只虾苗,预计今年每亩产虾600公斤,较去年增产30%左右,年盈利将突破百万元。“下一步,将与电商平台加强合作,深度构建冷链物流网络体系,拓宽产品销路。”段维新说。
“同样做养殖,奥妙却大不同。”在段维新眼中,水产养殖有着明显的代际差异:父辈养殖靠习惯和经验,这是1.0时代;像他一样的新青年返乡创业,用好科技手段,打造富农产业链,这是2.0时代;利用各类平台,打造“互联网+品牌”经济,线上订单、线下直供,将是3.0时代。“希望更多的青年力量扎根农村,让这片黄土地焕发出新活力。”
“蚂蚱大王”孟凡佳——
具备跨界思维,探索“上虫下渔”生态养殖
孟凡佳正在给工作人员讲授养殖蚂蚱的经验
与段维新钟情于水产养殖不同,乐陵市铁营镇“90后”致富能手孟凡佳,在短短7年间变换多重角色,从“鸟农”到“虾农”,再到如今的“蚂蚱大王”,在不断转型中编织着属于自己的家庭农场梦。今年还被评为山东省乡村“好青年”。
白衬衫、灰裤子,裤脚随意挽起,黑框眼镜下一张清瘦的脸,在烈日当头的大棚里,娴熟地捉着蚂蚱。眼前的孟凡佳已然是位地地道道的农民。然而,他其实“摆脱”过农民的身份。
2012年,孟凡佳从青岛理工大学毕业后,去往瑞士留学。这期间,打小就喜欢养鸟的他了解到国家正大力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回乡创办观赏鸟养殖场的想法油然而生,也激起了他埋藏心底的“农村情结”。
也是在那一年,他创办了观赏鸟养殖合作社,引进、繁育鹦鹉、白玉鸟、珍珠鸟等观赏鸟。2年时间,赚得了人生第一桶金——120万元。
这期间,孟凡佳逐渐意识到观赏鸟养殖的局限性:风险大、市场小、二次消费时间间隔长,他开始考虑企业转型。2014年底,当地政府鼓励发展水产项目,孟凡佳觉得这是个机会。经过一番考察,南美白对虾成为其转型的切入口。他将鸟场卖掉,投入全部积蓄800万元建起了虾塘。
工作人员在蚂蚱养殖大棚里投放饲料
虾塘是在盐碱地上改造的,适于养虾但不利于农作物种植,反而是芦苇的理想生长环境,疯长的芦苇将虾塘围的严严实实,严重阻挡自然风对虾塘的溶解氧作用。多方打听后,孟凡佳了解到养蚂蚱不仅可以除草,而且饲养简便、销量好,他专程从河北买来了带卵的母蚂蚱进行饲养。后经过不断改良,一种“上虫下渔”立体生态循环养殖模式逐渐成熟,并被全国多地学习引进。第一年,仅靠卖蚂蚱,孟凡佳就赚了400余万元。
蚂蚱养殖带来的甜头,并没有让孟凡佳安于现状。他开始引入蚂蚱深加工技术,推出烤蚂蚱、炸蚂蚱、蚂蚱酱3大系列产品;并延伸出蚂蚱鸡蛋、蚂蚱鸡等衍生产品。2018年,销售蚂蚱及蚂蚱鸡蛋实现营业额2000余万元,带动周边400余名劳动力就业,发放扶贫资金约140万元。
眼下,孟凡佳的蚂蚱主题游乐园已经建成,游客来基地游玩时,可以钓虾、捉蚂蚱,品尝油炸蚂蚱等特色产品,初步形成了农旅融合的发展格局。
“下一步,计划将蚂蚱养殖大棚扩建至3000个,大力发展休闲渔业,全面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在孟凡佳看来,新青年创业更懂得顺势而为,具备了跨界思维,懂得打破行业内外、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之间的壁垒,将现有资源整合,发挥出最大效益。
“牡丹王子”李景龙——
敢于创新突破,牡丹花酿出鲜啤酒
李景龙展示他的精酿牡丹花啤酒
桃花、杏花、梨花芳菲刚落,素有“万花之王”美称的牡丹迎来了鼎盛花期。5月8日,走进位于宁津县长官镇辛集村的一处牡丹园里,花的香气扑鼻而来,占地500余亩、近150万株的油用牡丹竞相开放,形成一片浪漫花海。这片花海的主人,正是德州丹景牡丹产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李景龙——一名在乡村“造梦”的青年创业者。
2006年,李景龙大学毕业后在潍坊从事医药代表的工作,原本顺风顺水的工作之路,却在2012年来了个“急刹车”。一次偶然机会,他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关于生态农业的报道,想到老家宁津县大柳镇正是远近闻名的苗木种植基地,便萌发了回乡发展农业的想法。“老家过去大都沿袭祖辈传统,主要种植柳树,我想改变这种品种老化、结构单一的种植模式。”外表腼腆的李景龙,谈起回乡时的初衷,语气铿锵有力。
在苗木种植行业摸爬滚打了近2年后,李景龙赶上了苗木生意的淡季。在老乡齐鲁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刘新利的引荐下,他接触到油用牡丹,并于2014年流转了500亩土地,投入300万元注册成立了家庭农场,搞起了油用牡丹种植。
在油用牡丹行业内,一直有着“四年磨一剑”的说法。“种植油用牡丹前3年几乎是没有收入的,到第4年才会逐步进入生产期。”李景龙说,油用牡丹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它的籽,榨出来的油既可食用,又可入药,还可添加到化妆品中,但要在栽种后的第3年至第4年才开始结籽。
3年时间里,占地500亩的牡丹花年年盛开,却是中看不中用,李景龙心有不甘。闲暇之余,他开始查阅书籍等资料,得知了牡丹花在唐朝时候就有食用的记载。为了验证牡丹花瓣的食用性,李景龙又找到刘新利进行科学实验,结果证明李景龙是对的。
耐得住寂寞方能守得住繁华。在刘新利团队的技术支持下,经过一年多的不断探索,李景龙的精酿牡丹鲜啤试验成功,并于2017年正式投产。李景龙乘胜追击,在传统牡丹籽油的基础上,先后研发出牡丹花茶、花露、酵素,以及以高浓缩牡丹花露为基础材料的化妆品等产品。
去年,李景龙又投资100万元,建成了年产500吨精酿牡丹鲜啤生产线一条;投资80万元,新建牡丹籽榨油精炼生产线一条,实现年加工生产能力300吨。仅去年年销售额就达到2000万元,帮扶贫困户80余户、170余人,带动每户年均增收2000元左右。
“创业最初父辈们是反对的,他们觉得我在折腾,在冒险。”李景龙却认为,不断创新不是冒险而是为了避险。在创业路上,除了不断充实自我之外,去做一些“颠覆性”的创新很有必要。“现在时代不一样了,行业的节奏也不一样了,作为新青年的我们,需要在空隙中找准时机,借势而为,这样才能走得更远、更稳。”
在这群“青年农匠”看来,真正的生态农业不仅是生产的生态,还有生活的生态,更是精神的生态。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故事,激励更多年轻人投身农村发展。为农村寻找不卑不亢的姿态,便是他们真正想为家乡做的。
记者|李榕 通讯员|王凡存 王志 李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