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干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关键。新一届市委、市政府成立以来,团结带领全市上下攻坚克难、砥砺奋进,推动德州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广大政协委员深受振奋,我们对全市上下“十四五”圆满收官、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冲刺“十五五”充满必胜信心。为此,建议:
一、咬定目标不动摇,坚持以既定目标凝心聚力。市委第十六次党代会擘画了现代化新德州宏伟发展蓝图,鲜明提出了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高于周边地区、高于同类城市“三个高于”的奋斗目标,吹响了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食品名市、特色体育名城、现代物流枢纽城市、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五个走在前”的冲锋号,奏响了高水平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新型智慧城市、职教先进城市、区域医疗中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七个争上游”的集结号,全市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综合实力实现新提升,城乡融合发展呈现新面貌,民生福祉得到新改善。几年来的发展实践充分证明,十六届市委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是符合德州实际的,对谋划“十五五”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当前,全市上下迫切需要进一步把握好目标内涵,自觉强化目标导向,咬定目标不动摇,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真正凝聚起不达目标不罢休的强大力量。
二、紧盯问题不放过,坚持以必解思维攻坚克难。与过去相比,我们虽然取得了骄人业绩,但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相比,仍存在诸多问题,如:综合实力不强,创新能力不足,产业能级不高,农业基础优势没有充分彰显,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充分,城市功能品质待提升,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民生保障有短板,营商环境需进一步优化等。这些问题,既是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德州篇章绕不过的“坎”,也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避不开的“滩”。破解这些问题,是每一位德州人无法推卸的时代责任。纵观近年来,我们取得的每一项成绩,无一不是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上下持续强化有解思维、必解思维,握指成拳各个击破、众志成城合力攻坚的结果。这既是我们过往取得成功的经验,更是我们未来战胜困难的法宝。只要全市上下牢固树立问题意识,持续强化真想面对的责任、真敢面对的激情、真会面对的能力,心无旁骛解剖麻雀,凝心聚神求策问计,就没有解不开的题、答不好的卷,各项工作一定能打开新局面、闯出新天地。
三、抢抓机遇不迟疑,坚持以担当作为勇立潮头。面对“走在前、挑大梁”的发展要求,可以说处处有难事,时时有难题,但加快发展的实践也充分证明,只要我们善于洞察时势,敢争敢抢敢拼,就会处处有机会、时时有机遇。近年来,全市上下大力开展“五争五比”,领导挂帅、分级落实,各级“一把手”冲在最前沿,争取的97项国家级试点、249项省级试点,让一个个不可能变成新机遇,让一份份改革“路线图”变成“成绩单”,39项改革做法在全国推广,一系列民生实事让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更加可及。当前,各级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虽然不断显现,可以预见和无法预见的不确定因素虽然不断增加,但只要我们始终强化靠担当作为抢抓机遇的意识,力争时时快人一步、处处先人一着,就能以抢抓机遇的确定性,对冲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就能以抢抓机遇的主动性,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权。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站在冲刺“十五五”的历史节点上,我们信心满满、意气风发。我们坚信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引,有中共德州市委的坚强领导,只要全市上下始终保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迈闯劲,始终保持“不待扬鞭自奋蹄”的踏实干劲,始终保持“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恒毅韧劲,就一定能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德州实践的崭新篇章!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张志宁 刘振兴 编辑|王琳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