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大会发言 | 民盟德州市委会副主委崔金梅:以高水平对外开放 赋能天衢新区高质量发展

天衢新区是四大省级新区之一,也是全市经济发展主战场、产业聚集主阵地、对外开放排头兵。2024年1-11月,实现进出口总额152亿元,同比增长11.6%,高于全市平均6.7个百分点,占全市比重25.3%,开放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为进一步促进新区高质量发展,建议:

一、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打造开放新优势。聚焦对外开放新高地、高端产业集聚地、科技人才策源地的发展定位,立足新区实际,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中谋划举措,探索路径,寻求突破。发挥对接东盟起步早、区位交通便利、特色产业明显等优势,深度参与“一带一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精准对接、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与RCEP成员国城市合作,推进科技创新,壮大产业规模,提升开放合作能力。制定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政策措施,提升“新三样”出口能级;扩大高品质消费品、大宗商品和重要设备等进口规模;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打造外贸竞争新优势。

二、加强对外交往合作,扩大开放“朋友圈”。一是发挥高层访问引领带动作用。充分用好省市领导出访契机,以龙头企业对外投资合作交流为重点,邀请国外政府机构、国际组织、企业代表等来新区考察,支持重大对外合作项目、重大招商招展任务的团组,推动重要合作项目落实落地。二是突出与传统友城人文交流合作。以传统友城为平台,在技能人才培养输出、青少年文化体育交流、产业对接、公务员互派等方面深度合作,举办友城教育文化交流周、中日韩友城青少年围棋友谊赛等活动,以艺术体育为媒,联接中外、沟通世界。三是发挥好涉外资源的桥梁纽带作用。借助国际商协会、省市驻外机构、华人华侨资源,搭建展示新区发展新优势、投资新机遇的有效平台,拓展利用外资渠道,扩大外资招商“朋友圈”。

三、搭建更高能级平台,提升开放影响力。一是拓展合作空间。组织参加2025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山东活动周、“好品山东·鲁贸全球”“千企百展”等活动,助力“好品出海”。二是举办外交部蓝色大厅全球推介会。通过展示地方产业特色和投资环境,吸引外资项目,推动对外开放,提升新区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深化“携手央企、对话世界”平台建设。把集成电路关键材料产业合作(德州)大会提升为涉外会议,邀请国外半导体领域专家参会,打响“全国知名集成电路关键材料生产基地”品牌。四是支持境外园区建设。帮助有实力的企业在海外布局建设生产基地、研发中心、营销网络、仓储基地,提升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和水平。

四、优化提升软硬环境,夯实开放强支撑。一是畅通大通道,推动基础设施“硬联通”。加快推进德商高铁、京德高速二期等项目建设,畅通海铁联运通道,提升网络辐射、客货集散能力。二是搭建大平台,推动通关服务“软联通”。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加快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千方百计争取天衢新区保税物流中心获批,加大德州综合保税区申建力度,完善相关配套基础设施,着力发展“自贸、保税、跨境、口岸”四大功能,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三是优化大环境,推动营商环境“心联通”。对标世界银行和国家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对接国际经贸规则。借鉴自贸试验区、国家级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经验做法,打造全国一流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张志宁 刘振兴 编辑|崔广旭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