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市中街道:组建“项目管家”团队 推动项目快速建设

8月5日,走进禹城市市中街道圣钼化工二硫化钼项目建设现场,设备运输车往来穿梭,装修材料整齐码放,电钻声与敲打声此起彼伏。这个总投资 5.8 亿元的新材料项目,自5月入场以来正以 “日新日进” 的速度冲刺投产目标。

走进改造中的生产车间,首套核心设备已安装过半,技术人员正在调试智能控制系统。但两周前,一场暴雨曾让项目陷入停滞。“租赁的闲置厂房年久失修,汛期连续降雨导致车间漏雨严重,致使环评、安评等前期工作无法开展。”项目负责人程宇说。

了解情况后,市中街道立即启动"项目面对面"工作机制,街道主要领导带队,联合禹城高新投公司、工信局、发改局、住建局等8个部门负责人直奔现场,第一时间查看厂房漏雨点,当即召开“马扎议事会”。“必须双管齐下!高新投保障修缮资金,住建局3天内拿出加固方案,应急管理局同步指导企业完善安全预案。”市中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郭磊当场部署。

仅用48小时,施工队便进驻现场,对1.8万平方米车间屋顶铺设防水层,同步推进车间改造、临电架设、水管疏通。与此同时,街道项目专员协助企业重新梳理审批流程,通过“容缺受理+并联审批”模式,将环评、安评等手续办理时限压缩60%。“原本担心汛期影响工期,现在看不仅能按时投产,甚至还能提前!”程宇对政企协作效率竖起大拇指。

圣钼公司化工项目的快速推进是市中街道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缩影。今年以来,该街道以“项目突破年”为抓手,积极落实项目服务面对面工作机制,通过“现场办公+集体会商+一事一议”服务模式,组建由24名科级干部带队的“项目管家”团队,对辖区在建的5个重点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团队”全生命周期服务。通过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三张台账,街道已累计解决土地、资金、用工等难题47项,全力保障项目建设进度。

在政企"双向奔赴"中,市中街道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总投资4.36亿元的美丽序章美妆医药关键原料产业基地项目如期开槽施工,年产30万盘碳/碳、碳/陶刹车盘产业化项目进入设备调试阶段,圣钼公司二硫化钼项目预计年底试车投产……一个个重大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服务就是核心竞争力。”市中街道党工委书记杜深洋表示,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以项目服务面对面工作机制为抓手,以“店小二”精神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效率最高”的营商环境,让更多企业在市中街道落地生根、茁壮成长。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李榕 通讯员|徐成健
审核|钟伟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