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49年只有25家企业,到目前拥有规上企业1373家,从白纸一张到“四梁八柱”齐备,70年来,全市工业实现了平地起高楼的巨变。
截至201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80.30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612.79亿元,同比增长6.7%。截至目前,全市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73家,产值达1700余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3%,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在全市34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23个实现同比增长,增长面达67.6%。
从无到有,工业经济日渐壮大
德州是农业大市,工业基础比较薄弱。新中国成立初期,德州地区没有一家像样的工业企业,仅有的25家企业均为前店后厂的私人作坊,工业总产值仅为2544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4%。“说起那个时候的典型代表,煤球厂应该算一个。 ”民俗专家王德胜回忆,1950年,在德州市南门外,一家名为“工业家庭社”的商号,经营的商品就是经济煤球,由于人们不熟悉,商号的生意并不好。
早日实现工业化,是德州干部群众的共同梦想。我市致力于发展工业,工业经济开始起步,经过曲折发展,一批工业企业陆续兴建。 1952年拥有工业企业96家,1958年工业企业激增至361家,到了1978年,企业数量增长为1369家,总产值达75576万元,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近30倍。
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我市着力加强企业管理,加快企业新建、扩建步伐,工业企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1995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6.5:37.4:26.1,第二产业的产值首次超过第一产业。以纺织、化工、轻工、机械、建材为支柱产业的局面逐步形成,华鲁恒升、实华化工、通裕重工、保龄宝等一批骨干企业先后在这一时期涌现。
开发区是落户工业企业的“主阵地”。 1998年,德州经济开发区正式获批设立,为此后德州工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凭借着创业者的辛勤劳动,经济开发区这棵“幼苗”逐渐成长为参天大树。 2006年,全区完成GDP63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5.39亿元。 2012年3月,由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全区落户了威讯半导体、有研新材料、博德生物、越海光通信等一批“大块头”产业项目,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5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企业个数和增加值均居全市前列。
大力改革,崛起一批骨干企业
有着近80年发展历史的普利森集团有限公司,前身是德州机床厂。因为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原因,1998年企业资不抵债,濒临破产。危急时刻,企业新一届领导班子到位,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帮助企业起死回生,扭亏为盈。如今,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以机床制造为主业,兼营铸造、职业学校、房地产等多元化业务的大型企业集团,公司连续多年入选“中国机械500强”,2018年,普利森品牌还成功入选“山东百年品牌重点培育企业”。
“1998年11月,我调任德州机床厂任党委书记兼厂长,改革的‘第一刀’就砍向了‘铁饭碗’和干部终身制。 ”普利森集团董事长陈声环说,所有的干部档案全部封存,重新竞争上岗,让能者上庸者下,没有贡献的不论级别多高只能拿保底工资。此举一出,非议声、抱怨声四起,甚至有人上访闹事、封堵办公楼,但陈声环顶住了压力,坚定不移推进各项改革措施。
与此同时,企业还确定了“市场、吃饭、稳定”三位一体的改革方案,调动和激发全体员工的积极性。提出“以产品销售为龙头,以市场为中心,全员奔市场”的口号。在分配政策上实行回款提成,产品卖得多的,不但提成多,还另给奖励。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让德州机床厂很快扭亏为盈,仅3年时间,就成了全省扭亏为盈的企业典型。
改革不停步,发展也不停步。“六五”期间(1981至198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20.98%。“七五”期间(1986至1990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27.99%。上世纪90年代,我市坚持扩总量、抓投入,新上马了一批投入较大的工业项目,工业骨干行业、骨干企业得到加强。到2000年,全市工业企业个数发展到48029个,限额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298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81亿元,实现利税35.9亿元,从业人员达到20.05万人。
新世纪前10年,我市按照“大上工业、上大工业”的指导思想,坚持“扩能、调整、优化、提高”的工作方针,大力推进县域工业的跨越升级,狠抓市属企业的改革发展。到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工业总资产突破200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突破4000亿元,二产占GDP的比重达到54.1%。
从有到优,更加注重绿色循环
8月14日,华能山东发电有限公司与华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分别依托其下属的华能德州电厂和华鲁恒升公司,在工业供汽、热电联产机组建设、上下游产品综合利用、市场电量交易等领域展开合作。对此,运河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杨洪利这样说:“两家企业你供蒸汽我供液氨,双方产业链互补,年可节煤50万吨。 ”
这是我市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逐步向高端、绿色、可循环转变的缩影。 2015年,我市以列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为契机,着力强化工业主导地位和支撑作用,出台《关于抓大扶强加快工业转型发展的意见》,提出打造装备制造、化工、农产品加工、新型纺织、新能源、生物技术等6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规划“10+6”产业布局,实施“三个100”培植工程,明确了工业突破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此后,为更好地促进全市化工产业健康发展,我市坚持高点定位,编制出台《高端化工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3年)》《化工园区总体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建设并提报了一批高标准专业化工园区,乐陵化工产业园、临邑化工产业园、德州运河恒升化工产业园、禹城化工产业园、平原化工产业园等5家园区相继通过省级认定。
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我市既做“加法”,又做“减法”。 2017年,全市整顿、关停“散乱污”企业7953家,六大高耗能行业增速全线回落,万元GDP能耗下降8%。
武城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新能源空调产业是武城的主导产业,但大量空调配件生产企业为分散式、作坊式的“散乱污”企业。随着环境治理力度的加大,自2016年起,全县千余家“散乱污”加工企业被依法关停。武城创新采用“共享工厂”模式,以大带小、以强扶弱。“骨干企业利用品牌、资质、认证、设备等优势资源建立共享平台,吸引小微企业带着资金、技术等资源参与生产,进而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和利益共享。”武城县委书记张磊介绍,借助这一模式,该县在取缔“散乱污”企业的基础上,成功转化出400余家规范发展、依法纳税的新生企业。 2017年,全县新能源空调产业用电量增长22%,税收增长39.3%,PM2.5、PM10、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平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19.1%、17.1%、11.4%和10%。
股改上市,现代企业思维逐步树立
7月29日,景津环保在上交所挂牌,这是2017年以来我市第5家登陆A股的企业。上市当天,企业便发行股票4050万股,募集资金5.49亿元。“上市是企业发展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企业二次腾飞的新起点。企业只有上市,才能在更高平台集聚资源,进而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 ”公司董事长姜桂廷表示。
企业股改、上市,体现的是企业家思维方式的转变。据统计,2013年底,全市工业企业中完成股改的仅有50余家,多数企业距上市挂牌还有不小差距。而到今年上半年,全市工业企业中完成规范化公司制改制的已有1629家,主板上市企业10家,上市挂牌后备资源企业达101家。
企业是股改的主体。为帮助企业家转变发展理念,树立现代企业思维,我市从企业家素质提升培训入手,面向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主要负责人,按照“统一内容、统一师资、统一计划、分县实施、分期举办”的原则,在各县市区举办培训,不遗余力帮助企业家“换脑”。
同时,我市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积极搭建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的平台——连续9年举办资本交易大会、分两批组织“百企下南洋”活动、组织智能制造与高端制造业企业赴德国培训……推动企业家以更加开放的心态谋求合作、寻找商机。
此外,我市还拿出真金白银落实政策扶持,对在境内外上市和“新三板”“四板”挂牌的企业由市政府分别给予300万元、150万元、80万元、10万元补助,对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涉及的税费按规定给予一定优惠,各县市区政府参照市级标准给予企业补助支持。近年来,全市已累计兑现上市挂牌补助资金3272万元。
一系列“组合拳”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今年1至7月,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累计增长6.1%,高于全国0.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 7月当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8.4%,居全省首位。
记者 王志冕 通讯员 王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