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的持续降雨天气,给乐陵秋粮收获与冬小麦播种工作带来严峻挑战。
为保障农事生产顺利推进,乐陵市农技专家迅速行动,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查看土壤墒情、作物长势,针对玉米收获储存与小麦播种关键环节,为农户送上“定制化”农技指导,以专业力量为秋收秋种保驾护航。
“从全市范围来看,小规模种植户基本完成秋收,未收获的玉米主要集中在大规模种植区域。”乐陵市农业农村局技术推广研究员梁军建议,“已经收获玉米的农户,一定要做好玉米的防霉变和防出芽工作;未收获玉米的农户也无需太过担心,果穗在植株上仍处于生长阶段,激素不会发生太大变化,不会因阴雨天气造成发芽、霉变,待天气好转,适宜收获时再进行作业即可。”
为应对复杂田间条件,确保收获顺利进行,相关部门已准备好履带式收割机。同时,农业部门已主动介入,组织专家下村帮助农户解决实际问题,通过针对不同地块儿提供操作建议。此外,农业部门还积极组织协调农机资源,目前已有多辆收割机待命作业,同时持续统计各村机械需求量,加强农机调度和准备工作,以应对突发情况,保障秋收有序推进。
10月10日上午,记者来到丁坞镇粮食烘干点时,只见一粒粒黄澄澄的玉米通过传送带不断进入罐体,有序进行烘干作业。
“我们这里的粮食烘干能力每天可达280吨,现有烘干点支持散户售粮,现场结算,最大程度保障农户利益。”丁坞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史磊介绍。
据了解,丁坞镇秋收行动启动较早,受天气影响进度有所放缓,对于尚未收获的地块儿,当地及时出动20余台挖掘机进行排水,同时安排76名包村干部奔赴76个村,详细摸底各村需求及劳动力状况,重点排查无劳动力家庭,制定专项预案确保其粮食顺利收获。
随着玉米收获工作逐步推进,冬小麦播种因连续降雨导致的普遍推迟问题,已成为当前乐陵市农事生产的重点任务。针对晚播难题,梁军给出科学解决方案——要合理增加播量,乐陵市小麦正常播期为10月15日前后,若播期超出此范围,需按照“每推迟1天,每亩增加1斤播量”的标准进行调整,通过合理密植弥补晚播对小麦群体生长的影响。要做好小麦播种的整地质量,连日来的降雨使土壤泥泞,容易造成土壤板结,进而影响整地质量。农户一定要等土壤清选一遍后进行散墒,待土壤墒情适宜时,再进行耕作。同时,播种期间要特别注意播种深度,将深度控制在3公分左右,这样更利于小麦出苗。
乐陵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王吉侠表示,接下来,乐陵市农业部门将持续跟踪天气变化与农事进度,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时解答农户疑问,全力保障今年秋播冬管工作有序推进。
★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石少军 通讯员|苏安矗 张娟 周吉帅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