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点调查:
招商引资,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也是地区跨越发展的强劲引擎。
今年以来,禹城招商引资工作“新”字当头,创新招商“打法”,瞄准“新经济”,构建招商服务“新生态”,以“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深入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打出了招商引资“组合拳”,为县域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劲动能。
初次接触,到下定决心落户一个总投资2.8亿元的项目需要多久?烟台川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树文只用了3天。
作为全国海参苗供应龙头企业,川海生物深耕特种水产动物营养、微生态制剂、特种水产品育苗及深加工领域,年产海参苗超50万公斤,成品参产量达300万公斤,全国每5只海参苗就有1只出自该公司。
此前,其在禹城伦镇投建的鸬鹚生物工程项目,专注特种水产动保产品的研发生产,年产值超3000万元,为双方再度合作埋下伏笔。今年6月,伦镇产业园区招商队敏锐捕捉到新机遇:企业计划上马年产1500吨多菌株活性靶向生物制剂及鸬鹚研发中心项目,正在全国选址,且已考察济南、烟台等地。
“绝不错过一个好项目!”招商团队第一时间对接,7月初,禹城市委书记苏兰武带队赶赴辽宁锦州,深入企业海参育苗基地、多菌株生物制剂研发中心考察、洽谈。“项目方核心需求有二:一是看重区位优势,要求能够快速辐射河北、江浙、福建主市场;二是希望项目快速落地,首要解决项目用地问题。”德州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晓介绍。
根据对方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相关要求,苏兰武当即安排相关部门在德州高新区寻地。“德州高新区用地紧张,但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项目,我们始终优先保障。”李晓介绍,最终筛选出3宗地块供企业选择,并敲定考察时间。两天后,刘树文一行赴禹城踏勘,眼前的景象让他惊喜:其中一块地块已完成土地平整,位置优越且面积精准匹配需求。“禹城干部的真诚、拼劲和发展渴望,比任何政策都动人!”考察当天,刘树文当场拍板——将项目落户禹城。
这一“闪电签约”,正是禹城以“顶格标准、满格状态”推进招商的缩影。“跳出‘政策依赖’老路,要靠勤修‘内功’引得凤凰栖。”苏兰武道出核心思路——深挖本地优势,培育产业生态,更以“一盘棋”理念构建招商体系:建立领导带头招商制度,创新“2+3+3”工作机制,即设立“两个综合部”,负责统筹协调、出谋划策;设立“三个闭环指挥部”,实现“信息—评审—落地”全流程管理;设立“三个专业指挥部”,聚焦基金、土地、外资精准服务。同时,成立市委对外开放与招商引资委员会,构建上下联动、内外协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大招商”格局,形成全程盯紧靠上、主动服务的闭环招商新机制。
招商效能持续释放。今年以来,禹城新开工项目39个,总投资111.36亿元,投资额同比增长36.8%;新签约重点项目40个,总投资137.13亿元,其中苏鼎环保、中新钠能新材料等过10亿元项目5个。
从单个项目落地到产业链延伸,再到产业集群成型——眼下的禹城,正以“链式招商”取代传统资源招商,瞄准本地产业上下游关键环节精准发力,让招商成果从“单点突破”转向“集群爆发”。
9月26日,德州高新区年产100吨聚赖氨酸及盐酸盐项目现场一片繁忙。该项目由国内合成生物学头部企业杭州恩和生物,并购禹城本地食品企业伟日生物而来,专注高端食品添加剂生产。“去年9月开工建设,目前正在调试设备,预计今年10月底试生产。”德州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产业招商促进部部长张文涛说。
这一合作的促成,源于德州高新区对产业需求的敏锐捕捉。此前走访中,招商团队得知伟日生物有合作意向,又了解到杭州恩和生物的行业实力,随即主动对接、推动考察谈判,最终实现“强强联合”:恩和生物不仅带来技术与资金,升级设备后让伟日生物产能翻倍、年产值达2亿元,眼下更计划上马玉米黄质项目,进一步延伸食品产业链上游环节。
近年来,禹城围绕生物制造、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以“延链、补链、强链”思路推动集群发展:依托济南二机床集团德州产业园,引进昆山精密机床项目,吸引10余家配套企业入驻,打造工业母机产业集群;立足通裕重工风电主轴优势,招引总投资 29.5亿元的深圳欣旺达储能PACK、汉华储能装备项目,壮大新能源产业版图。
专业招商团队是“链式招商”的重要支撑。“我们摒弃‘全员招商’的粗放模式,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禹城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成表示。禹城选拔18名懂产业、通政策、善谈判的青年干部,组建4个驻外招商团,分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济南都市圈四大重点区域驻点招商,实时追踪产业链动态、精准对接企业需求。目前,全市已组建专业招商队伍 28个,专业招商人员达266人。
这样的专业素养在项目对接中尽显。“禹城干部带着产业链图谱上门,还把我们关注的本地及周边3C电池、新能源汽车市场数据整理成册,这种‘比企业更懂产业’的态度打动了我们。”欣旺达储能装备一体化项目负责人李明华说。该项目总投资6.5亿元,从洽谈到签约仅用两个半月,创造了备受称赞的“禹城速度”。
从单个项目落地到产业链延伸,再到产业集群成型——眼下的禹城,正以“链式招商”取代传统资源招商,瞄准本地产业上下游关键环节精准发力,让招商成果从“单点突破”转向“集群爆发”。
9月26日,德州高新区年产100吨聚赖氨酸及盐酸盐项目现场一片繁忙。该项目由国内合成生物学头部企业杭州恩和生物,并购禹城本地食品企业伟日生物而来,专注高端食品添加剂生产。“去年9月开工建设,目前正在调试设备,预计今年10月底试生产。”德州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产业招商促进部部长张文涛说。
这一合作的促成,源于德州高新区对产业需求的敏锐捕捉。此前走访中,招商团队得知伟日生物有合作意向,又了解到杭州恩和生物的行业实力,随即主动对接、推动考察谈判,最终实现“强强联合”:恩和生物不仅带来技术与资金,升级设备后让伟日生物产能翻倍、年产值达2亿元,眼下更计划上马玉米黄质项目,进一步延伸食品产业链上游环节。
近年来,禹城围绕生物制造、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以“延链、补链、强链”思路推动集群发展:依托济南二机床集团德州产业园,引进昆山精密机床项目,吸引10余家配套企业入驻,打造工业母机产业集群;立足通裕重工风电主轴优势,招引总投资 29.5亿元的深圳欣旺达储能PACK、汉华储能装备项目,壮大新能源产业版图。
专业招商团队是“链式招商”的重要支撑。“我们摒弃‘全员招商’的粗放模式,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禹城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成表示。禹城选拔18名懂产业、通政策、善谈判的青年干部,组建4个驻外招商团,分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济南都市圈四大重点区域驻点招商,实时追踪产业链动态、精准对接企业需求。目前,全市已组建专业招商队伍 28个,专业招商人员达266人。
这样的专业素养在项目对接中尽显。“禹城干部带着产业链图谱上门,还把我们关注的本地及周边3C电池、新能源汽车市场数据整理成册,这种‘比企业更懂产业’的态度打动了我们。”欣旺达储能装备一体化项目负责人李明华说。该项目总投资6.5亿元,从洽谈到签约仅用两个半月,创造了备受称赞的“禹城速度”。
企业家说:
苏鼎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瑞峰
我是张庄镇尹公村人,从决定返乡投资到项目推进,禹城的营商环境让我真切感受到“家”的温度与速度。镇党委书记量身定制落地方案,市长跨省登门邀约,这份诚意打消了我们所有顾虑。落地后,市委书记亲自到项目现场调研指导,多部门联合现场办公解难题,工作小组“一对一”保姆式服务,真正做到 “有求必应、有难必帮”。
禹城的区位优势、产业生态与我们发展方向高度契合,如今首笔2850万元订单已落地,项目建设也按计划推进。选择禹城就是选择机遇,投资禹城就是投资未来,这里不仅有发展的沃土,更有让企业安心扎根的底气。
科威嘉粉末涂料 (天津) 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佩国
选择落户禹城,是我们深思熟虑后的坚定决定。
禹城作为济南卫星城,能共享济南高铁、物流资源,在建的日日顺物流中心更让物流高效便捷。而真正打动我们的,是禹城无可挑剔的营商环境。“禹快办”品牌带给我们的体验远超预期:市经合中心和十里望回族镇首席服务官全流程帮办代办,从3月首次对接至6月土地摘牌,仅用时3个月,真正做到了问题快速响应、高效解决。
禹城不仅是创业热土,更是企业安心发展的港湾。我们必以二次创业激情深耕于此,为禹城发展添砖加瓦。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李榕 通讯员|韩峰 司晓娟 张明珠
审核|钟伟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