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陵市实验小学是这样建成全国文明校园的

近日,乐陵市实验小学围绕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题,精心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学生代表国旗下讲话,各班进行主题班会深入研讨,在校园内掀起了学习网络安全知识、共筑网络安全防线的热潮。此次活动正是学校持续创建文明校园的微观体现。

近年来,乐陵市实验小学始终坚守初心,以文明校园创建为重要抓手,以“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为教师持续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着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社会文明新风尚,全方位提升教育品质,为学生的成长筑牢坚实基础,今年5月获评全国文明校园。

文体活动丰富多彩

“下课时间到了,老师您辛苦啦!”10月10日,随着下课铃声一响,乐陵市实验小学的校园顿时热闹起来。与以往不同,如今的课间时间从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学生们纷纷走出教室,在阳光下尽情释放活力,猜字谜、丢手绢、跳皮筋、踢毽子、折返跑等课间文体活动,不仅有趣,更有料,让学生们愉悦身心、增强体质、快乐成长。特色活动,已成为学校的一张“金名片”。

10月9日,学校举办“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比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故事、现代成就等内容,增强民族自豪感。全校三至六年级学生全员参与,学生们按不同主题进行了精彩讲述。

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活动同样精彩。一至三年级进行清凉水战,小勇士们手持水枪,在老师精心设计的趣味赛道中展开“激战”,夏日的清凉与纯粹的快乐浸润了整个操场。四至六年级开展“零食大作战”,点燃速度与激情,各班班主任在学生的配合下为班级荣誉而战——或迅速思考选择最优路径,或团队协作制定策略。当一包包满载心意的零食成功“抢”回,胜利的欢呼与分享的甜蜜瞬间弥漫开来。

“学校买了4000包零食,结果撒在操场感觉不够,又买了1500包。”校长张凌云笑着说,当天下午,各教室张灯结彩,成为孩子们闪亮的个人秀场,诗朗诵深情款款,舞蹈活力四射,歌曲演唱悠扬动听……孩子们自信地登上班级小舞台,用精心准备的节目展示才华、传递快乐。师生同乐的游戏互动环节,更拉近了彼此距离,教室里掌声、笑声此起彼伏,汇成温暖的节日交响曲。

“我们精心策划这些丰富多元的活动,核心是孩子的快乐与发展,希望孩子们在玩中体验集体温暖,在乐中收获成长养分。”张凌云称,“学校还评选文明之星,给孩子种下文明种子,全校48个班,评出480名文明之星,每班男女各5人,文明之星就是学生们的表率与榜样,其他学生都会向他们看齐。”

平台阵地激发活力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与校园内的鸟语花香相映成趣。绿树成荫的大道、四季缤纷的花坛、绿草如茵的草坪,构成了多层次的绿化景观。教学楼窗明几净,汉字广场宽阔整洁,教室配备护眼灯,温馨的图书角随处可见。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传递着文明与和谐,为师生创造了舒适的环境。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学校的重要体现,也是一所学校独特精神风貌的体现。汉字广场展示的是小学常用2500字,广场既能做操站位,也具有文化功能,可以在做操的同时让学生感受汉字的演变以及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一到四楼的大厅分别用竹简的形式雕刻出《道德经》《弟子规》《论语》《中庸》里的经典语句,彰显“儒释道”的文化主题。

不同楼层还设有不同文化主题,一楼陶冶身心、涵养德性以提高素质、完善自我、实现理想人格。三楼向学生阐释从古至今无数贤人志士成功成器都因为他们饱读诗书,虚心向学。在楼梯上设有280首经典古诗词,在每层楼道内设有名画长廊供学生欣赏感悟。学校还加强教学设施、体育设施、文化娱乐设施、现代教育技术设施的更新改造,使之具有现化代、—流化、标准化、先进化。

教师队伍勇往直前

9月29日下午,一场指向未来的学习革命在乐陵市实验小学悄然播种——教师们齐聚一堂,通过线上方式全程参与了德州市第三期教育数字化应用专题培训。此次培训致力于强化教师驾驭智能工具的能力,最终实现人技融合的教学新生态。

提升教师职业素养,是撬动课堂深层变革的重要支点。前几日,学校举办青年教师座谈会,座谈会上,张凌云结合自身从教经历,与青年教师们分享了她的成长感悟。

此外,学校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强化以德治教意识。成立青年班主任研究会,实施青年班主任培养工程。将近两年入职的新教师编入“花语团队”,定期开展课程标准研讨会,鼓励新教师进一步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

领导班子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学校积极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红心向党、花儿向阳”党建品牌贯穿教育始终,班子成员以身作则,深入教学一线,精准把握学校发展方向。通过开展“最美党员评选表彰”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凝聚起推动学校文明发展的强大合力,为文明校园建设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张凌云表示,乐陵市实验小学在文明校园创建中成果丰硕,但学校并不满足于此,而是着眼未来,不断探索创新。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文明校园建设,持续优化教育教学环境,丰富教育教学内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以文明为基石,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教育的道路上续写辉煌篇章,向着更高的目标奋勇前行。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编辑|石少军 通讯员|庞建磊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