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暖通的数学题:构建全产业链+数字化升级=区域竞争力

产业配套全、数字化程度高,是武城暖通产业的一大特点。下面,让我们通过一道产业“数学题”,走进当地产业发展故事。

在金信公司厂区内,一批土耳其客户订购的智能排湿风机、烘干风机正在装车,这批设备将为国外纺织企业车间提供精准控温控湿。产品通过系统优化,调整叶轮结构参数,在满足阻力和风量需要的情况下,全年90%以上时间运行在高效区,实现保工艺、降能耗,较传统产品节能15%以上。

暖通产品应用场景差异较大,单一生产无法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金信公司与天津工业大学、东华大学、西安工程大学等高校院所开展联合研发,致力“一项目一方案”,为下游企业提供“整体设计方案+标准化产品”的定制化服务,由传统生产型企业向服务型“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产品还通过配置数字化远程控制系统,实现远程运营维护,跨国订单持续攀升。“设备有自检功能和故障预警功能,公司运行后台全天候监控设备状态,实现高产出、高效能、高效率。”山东金信空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子才说。

近年来,金信公司投入2000余万元,引进数字化生产设备,生产效率提高5倍以上,发展成为全国暖通空调行业纺织领域自产率最高的企业,自产率达到80%以上。武城作为全国暖通空调生产基地,已构建起涵盖主机、风机、风管等8大系列、3500多个品种的全链条生产体系,产品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60%,为当地企业打造全产业链优势。“各部件统一标准,契合度高,提高整机质量。节省物流环节,一是降低成本,提高性价比,二是缩短生产周期,及时交付。”吴子才说。

构建全产业链+数字化升级=区域竞争力。这道产业“数学题”之后,当地政府又送上了一道助企发展的“附加题”。10月23日,在当地政府推动下,由山东省纺织服装行业协会与金信空调集团共建的山东省智能纺织空调检测研发中心项目奠基。中心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首个集研发、生产、检测、标准制定、成果转化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填补行业空白,为产业智能化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武城连续7年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帮助70余家企业与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推动42项科技成果转化,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支持产业发展。”武城县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局长范忠新说,构建全产业链,通过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当地暖通企业在全国乃至全球竞争中赢得主动。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 | 张振旭  编辑| 张志宁
审核 | 王贺  终审 | 杨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