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荣耀
近日,西藏日喀则市就江孜县“蔡国强升龙烟花秀”事件发布调查处置报告,严肃追责涉事单位及人员。这场原本标榜为艺术展示的活动,最终以县委书记、县长在内的十余名干部被问责、主创团队被立案查处、赞助企业承担生态修复收场。而处置力度之大、追责范围之广,不但引发社会各界关注,也清晰传递出生态环境保护是不可触碰的高压线的强烈信号,彰显了党和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
这场持续数分钟的“艺术展示”,影响草地面积30.06公顷,破坏土壤草毡层15.29亩,对野生动物造成惊扰,且遗留的烟花残留物清理不彻底,对脆弱的高原生态造成了实际影响。在青藏高原这一“亚洲水塔”和生态安全屏障区域,任何人为扰动都可能带来难以预估的生态风险,形成对生态保护红线的公然挑战。
“一场烟花秀炸塌一个县班子”的现象背后,折射出基层治理中亟待解决的深层次问题。
首先是发展观政绩观出现偏差。江孜县作为旅游资源丰富地区,希望通过艺术活动提升知名度本无可厚非,但在生态脆弱区进行大规模爆破表演,反映出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理解仍停留在表面。
其次是决策机制存在明显缺陷。“主要领导未经集体研究批准”折射出部分基层单位权力运行缺乏有效制约。专业论证缺失、风险评估不足,仅凭主要领导者个人意志就贸然推进,最终酿成严重后果。同时也凸显出个别地方在招商引资、争取项目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生态门槛降低问题。
江孜县事件是一堂深刻的警示教育课,为各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
必须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理念。特别是在青藏高原等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必须将生态保护作为首要前提,任何开发建设活动都要服从于生态环境保护这个大局。要彻底摒弃以牺牲环境换取一时发展的错误观念。
必须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要健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风险评估机制,严格履行集体研究、请示报告程序,确保权力在制度笼子里运行。对涉及生态环境的重大项目,必须进行充分论证,听取专家意见,接受群众监督。
必须强化监督执纪问责。要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形成有力震慑。同时要举一反三,深入排查整治类似问题,避免“按下葫芦浮起瓢”。
必须压实社会各方责任。艺术家、企业等社会主体要自觉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将生态保护要求内化于创作经营全过程。不能因追求艺术效果或商业利益而触碰生态红线。
各地应当从中深刻汲取教训,真正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完善制度保障,强化执行监督,确保类似事件不再重演。唯有如此,才能切实守护好我们共同的绿水青山,为建设美丽中国奠定坚实基础。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尹晓燕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