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齐鲁医院德州医院神经外科依托脑肿瘤多学科联动云平台,利用神经导航精准定位技术联合脑肿瘤可视化荧光技术,快速精准诊治视力急性下降的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在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医学影像中心、病理科、麻醉手术科等多学科的共同努力下,该患者自入院到明确病理仅用48小时。

57岁的赵女士一个月前出现双眼视力下降,且症状进行性加重,家人焦急万分,带其来到医院就诊。在完成颅脑CT检查后,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吕凤华准确判断赵女士为额叶占位性病变,并将其收治入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张建查看赵女士情况后,分析其病情进展快,如果视力丧失持续一周,恢复可能性几乎为零,必要时需实施急症开颅手术。同时,赵女士的肿瘤性质尚不明确,需尽快完善颅脑MR平扫等各项术前检查。
入院4小时后,赵女士顺利完成颅脑MR等检查。检查结束后各项资料被快速整合,上传至脑肿瘤多学科联动平台,结合所得资料,专家会诊后考虑赵女士为淋巴瘤。入院24小时,在麻醉手术科的配合下,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申斌、张建、范胜强,主治医师武文及住院医师徐宾共同为赵女士通过神经导航精准定位技术,联合脑肿瘤可视化荧光技术行穿刺活检术。在病理科技术人员及诊断医师的共同努力下,入院48小时明确诊断弥漫性大B淋巴瘤。

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王东海教授指出,当前恶性肿瘤作为人民群众关切的重要难题,与传统单一科室专业救治模式不同,医院倡导多学科诊疗协作共同救治恶性肿瘤患者,传统多学科联合诊疗要求“同一时间、同一空间”的集中讨论,而多学科联动云平台允许神经外科、神经内科、肿瘤科、影像科等不同专业的专家在不同地点通过移动设备获得患者临床资料,给出专业建议并交换意见,无须物理聚集,尤其适合急诊患者,能够优化诊治流程,缩短救治时间。

张建介绍,目前医院脑肿瘤手术治疗已实现精准化、可视化。并且在脑肿瘤多学科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线上线下多学科联动简化了诊疗环节,让诊断更快速,有效缩短了救治时间。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李梦娇 编辑|张丽娜
审核|滕璐 终审|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