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津县渡口驿乡:网格员当好“暖心人” 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

近年来,渡口驿乡坚持把网格化管理作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网格员“源于群众、贴近群众”的优势,推动网格员当好政策传声筒、民情前哨和矛盾缓冲带,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当好政策法规“宣传员”,提升治理温度

“小李啊,多亏你上次上门讲医保政策,我才知道特殊病种能报销这么多!”渡口驿乡李庄村村民王大娘拉着网格员的手不住道谢。这暖心一幕,正是该乡网格员当好政策法规“宣传员”的生动缩影。

渡口驿乡网格员凭借“人熟、地熟、情况熟、事熟”的独特优势,摒弃“大水漫灌”式宣传,通过入户走访“面对面”讲,田间地头“手把手”教等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党的惠民政策、反诈防骗、人居环境整治等各类重点工作要求,精准传递到每家每户。在每年的医保缴费集中期,针对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部分农户常年在外务工等实际情况,网格员们主动担当“代办员”角色,逐户上门核对信息、讲解缴费标准、报销范围和缴费流程,现场协助老年群体完成线上缴费,对于在外务工人员则通过电话、微信详细告知,实时跟踪缴费进度,确保医保缴费“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当好民情信息“收集员”,实现精准响应

为全面掌握网格内的社情民意,网格员详细记录村民的生活状况、生产需求、实际困难以及对乡村发展的意见建议,做到对网格内的人口信息、房屋状况、矛盾隐患等“底数清、情况明、信息准、动态实”。

今年“三秋”生产农忙时节,二屯村网格员日常巡查时发现,村里田间因连续降雨出现大面积积水,不仅浸泡作物,还阻断了农机进出通道,直接影响秋收秋种推进。“这积水再不排,玉米收不了还耽误种麦!”面对村民焦急诉求,网格员立即将积水情况详细上报村“两委”和乡网格化管理中心。接到上报后,乡、村两级迅速响应,当天便组织人员现场勘查,确定开挖排水沟排水方案后,立即协调挖掘机,及时排出田间积水,保障了秋收秋种顺利推进,村民们纷纷为高效响应点赞。

此外,网格员还积极收集村民关于水利设施修缮、村内环境整治等方面的建议200余条,真正实现了“群众有诉求、网格有响应、服务有落实”。

当好矛盾纠纷“调解员”,促进邻里和谐

渡口驿乡网格员充分发挥“人熟、情熟”的优势,主动承担起矛盾纠纷“第一调解员”的职责,对网格内的邻里争执、家庭矛盾等常见问题,主动介入、温情调解,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一线。

李庄村村民李大爷和小王是邻居,李大爷家的杏树枝繁叶茂,部分树枝延伸至常年不在家的小王屋顶,长期受压导致屋顶出现渗水情况,两家为此产生争执。网格员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上门查看现场,分别与两家沟通交流,还邀请村里的老党员、老长辈一同参与调解。最终,在大家不懈努力下,李大爷主动修剪了延伸至小王屋顶的杏树枝条,加固了枝干支撑,并协助小王对屋顶渗水处进行了简单修补,两家握手言和,重归于好。

据统计,今年以来,该乡网格员共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8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有效维护了乡村的和谐稳定,被村民亲切地称为“邻里和谐的守护者”。

当好为民服务“实干员”,筑牢安全防线

网格员们坚持常态化开展安全巡查,重点排查网格内老旧房屋、田间地头的用电用火安全、燃气安全等隐患,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上报并协助清理;在汛期、恶劣天气等特殊时期,网格员们更是24小时待命,逐户排查危房户、低保户等重点群体的住房安全,帮助转移安置危险区域群众。

此外,为防范夜间治安风险,网格员们还自发组成夜间巡逻队,坚持开展常态化夜间巡逻,穿梭在村庄的各个角落,提醒村民锁好门窗、注意防火防盗,成为群众信赖的“守夜人”。今年以来,网格员共排查各类安全隐患120余处,整改115处,协助转移安置群众10人次,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300余件。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管荣潇 编辑|王子梁辰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