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1名八极拳爱好者现场切磋交流;大枪对抗赛首次亮相,21支队伍同台比拼;6大展区交相辉映,特色农产品展位前围满了消费者……11月1日,2025海峡两岸八极拳技艺交流大会暨首届大枪对抗赛、海峡两岸大禹文化交流大会在庆云县金山文博园开幕。

当八极拳的刚猛、大枪的锐利,与大禹治水蕴含的坚韧智慧相互交融,这里不仅为武者搭建起切磋技艺的平台,更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场景。
连续8年 搭建平台促交流
旌旗猎猎,鼓声震天,7支表演队伍轮番登场,进行了八极拳、大枪、大禹颂等节目的展演。表演者招式遒劲、气势恢宏,让在场的近万名观众领略到传统武术的独特魅力。
本次大会以“文化同根 八极同源 禹风同承 消费同行”为主题,为期4天,吸引了641名八极拳与大枪习练者参与竞技交流。同时,海峡两岸大禹文化交流研讨会同步举行。

市统战事务服务中心主任付善斌表示,自2018年以来,海峡两岸八极拳技艺交流大会已连续举办八届。“本届大会不仅汇聚了各地爱好者同台竞技,还创新采用‘文化+消费’模式,为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付善斌说,将以大会为纽带,全面搭建沟通交流平台,深化八极拳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与大禹精神的研究与传播。
近年来,我市深入挖掘八极拳文化、大禹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成立吴钟八极拳研究会,建成吴钟八极拳博物馆。组织专家学者梳理八极拳发展脉络,编印八极拳谱、吴钟八极拳纪念书籍,推动吴钟八极拳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立八极拳文化交流和产业发展中心,延伸产业链条,推动融合发展。同时,成立大禹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加强禹息故城、窦冢遗址等保护修缮,启动中华农耕文化博览园、具丘书院等项目建设,禹王亭博物馆入选全省首批“考古遗址公园”,大禹文化“金字招牌”持续擦亮。
大枪首秀 21支队伍同台竞技
本届大会首次增设大枪对抗赛,吸引21支队伍、82名大枪习练者登台竞技,为观众奉上一场兼具专业度与文化韵味的武术盛宴。
“通过展演和比赛,能让更多人了解大枪,更积极地参与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来。”参加展演的武者、香港大枪竞技协会成员黎式之眼中满是对传统文化的热忱。
大枪作为中华传统武术的经典器械,承载着千年武学文化底蕴,也被视为传统武术中具备冲击奥运会潜力的项目之一。此次对抗赛设置个人对抗与团队表演两大环节,武者将完整展示“崩、扎、挑、砸”等核心枪法技艺,以刚猛招式、流畅动作,生动诠释传统兵器的独特魅力,让观众直观感受中华武术的刚健与灵动。
“大枪是八极拳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香港大枪竞技协会会长卢伟斯说,“参与此次赛事是宝贵的经历,多名德州武者表现出色,展现出八极拳与大枪技艺的深厚传承。”
文化搭台 以展促商乐购庆云
伴随2025海峡两岸八极拳技艺交流大会的举办,“乐购庆云”德台金秋消费季特色产品展同步启动。
八极拳技艺交流大会不仅是文化交流的舞台,也是商贸合作的平台。庆云将特色产品展与武术交流相融合,构建“以武会友、以展促商”的特色场景。展会设非遗文化、特色农产品、商超精品、中医药文化、体育器材、房地产六大展区,万种商品覆盖衣食住行,集中展示瓷刻、八极拳文创等非遗精品,吸引千余名客商到场。
“练拳间隙逛展淘货,还能在吴钟八极拳博物馆感受八极拳的厚重历史,这种体验太特别了。”来自金门精忠卫队协会的王先和,手里举着刚入手的八极拳纹样的书签,话语中满是赞叹。
近年来,庆云持续推动商贸物流转型升级,建设金山海淘城、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国际物流园、电商产业园等多个商业综合体,相继举办小商品博览会、黄河大集、集中展销会等活动,让“庆云好物”走向全国。
从小商品博览会到黄河大集,再到本次德台金秋消费季,一系列展会的接连举办,正以八极拳文化为纽带,搭建起经贸文化交流的坚实平台。庆云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姚雅斐表示,将以此次大会为新起点,深度践行“八极拳+”发展模式,推动文化传承与消费提振双向赋能。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王金刚 刘振兴 孙耕 通讯员|祝齐飞 马新磊 马俊良
编辑|黄晓龙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