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致远
近日,某地挂出的一条“秸秆浑身都是宝,谁烧谁家老婆跑”的宣传条幅引发广泛关注,低俗的内容不仅没有起到应有的宣传效果,反而引发群众的强烈不适。
标语不严肃是对政策权威的消解。政策宣传标语,是政府向群众传达政策、引导群众行为的重要工具,承载着鲜明的价值导向,理应庄重、严谨、规范。然而,低俗表述将严肃的政策宣传变成了玩笑,将原本保护环境、促进资源合理利用的秸秆禁烧政策,扭曲成了荒诞不经的闹剧。这让政策的权威性、群众对政策的认同感大打折扣,破坏了应有的氛围和效果。
标语不规范难以达成有效的宣传目的。宣传标语的目的是为了引起群众的注意,但吸引注意力并不意味着可以使用博眼球的手段,不规范的标语虽然可能在短时间内吸引了部分人的目光,但这种吸引是基于猎奇和低俗趣味,而非对政策内容的理解和认同。群众在看到这样的标语时,更多的是感到好笑和荒谬,而非认真思考秸秆禁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仅没有起到应有的宣传作用,反而让群众对政策产生误解和抵触情绪。
低俗标语,反映出对宣传工作认识的不足。宣传标语是宣传工作者智慧和能力的体现,一个好的宣传标语需要充分考虑政策内容、群众需求、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因素。出现低俗标语说明宣传工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缺乏对政策的深入理解、对群众心理的准确把握,以及对宣传艺术的恰当运用,试图通过低俗的噱头来吸引眼球,却忽视了宣传标语应有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导向,暴露出对宣传工作的认识存在短板和不足。
避免低俗标语的出现需要多管齐下。一方面,宣传工作者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深入理解政策精神、准确把握群众需求,不断提升宣传标语的创作水平。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建立严格的审核机制,对宣传标语进行层层把关,确保其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符合政策要求和社会公序良俗。同时,也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让群众参与到宣传标语的创作和审核中来,使内容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只有坚持正确的导向,注重宣传的质量和效果,才能真正发挥宣传标语的作用,让政策深入人心,为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黄晓龙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